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朱震亨

朱震亨

【生卒】:1281~1358

【介绍】:

元代著名医学家。字彦修,又称丹溪。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自幼学习四书五经和程朱理学,三十岁后才开始学医。他遍走江苏、浙江、安徽各地访求名医,后从罗知悌学医,认真钻研《内经》等古医书,学术上受到刘完素李杲等影响较大,并对刘完素火热学说有进一步发展,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根据《内经》论证“相火”有常有变,认为人体有赖于“相火”以温养脏腑和推动功能活动,但“相火”易于妄动,一旦相火妄动就会耗伤经血发生病变。在养生方面,主张节制食欲,色欲,以保养阴分。临床治疗上主张滋阴降火,善用滋阴降火药,后世称其学术派别为养阴派(或滋阴派)。他所创用的越鞠丸大补阴丸琼玉膏等至今仍为常用方剂。主张临证时要灵活用药,反对当时一些医家忽视辨证,机械地搬用《局方》和滥用辛燥药的做法。著有《格致余论》、《丹溪心法》、《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等书。他的学说不仅在国内受医者推重,对国外(如日本等国)也有较大影响。

猜你喜欢

  • 惊胎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惊胎者,见怀妊月将满,或将产,其胎神识已具,外有劳伤损动,而胎在内损动也。”

  • 背解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腰俞,见该条。

  • 五主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即五脏所主。详该条。

  • 露兜竻(lè 勒)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橹罟子之别名,详该条。

  • 下巴颏

    颏的俗称。详颏条。

  • 龟头痈

    病名。即阴头痈。详该条。

  • 素食说略

    食疗烹饪著作。清·薛宝辰撰于1926年。4卷。本书共记载了清朝末年比较流行的一百七十余品素食的制作方法,较《本心斋疏食谱》、《山家清供》等古代素食论著。内容丰富而多样,制法考究而易行,特别是所编菜点俱

  • 寒湿凝滞痛经

    病证名。多因久居阴湿之地,或经期涉水感寒,寒湿之邪伤及冲任胞宫,血被寒滞,经血下行受阻所致。症见经血色黯有块,血行涩滞不畅,下腹部冷痛或绞痛,得热痛减。治宜温经祛湿,活血止痛。方用当归四逆汤、少腹逐瘀

  • 炙煿(bó)

    煎、炒、炸、烤、爆一类的烹调方法。经炙煿的食物,性多燥热,偏嗜则可能损耗胃阴,发生内热病证。

  • 白苔黑斑舌

    白苔中有黑小斑点的舌象。若黑色斑点能刮净者,为湿热之候;若不能刮净者,里有实热,阴液欲竭(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