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牙痛

牙痛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齿疼痛,其因有四:①因于火者,系阳明伏火与风热之邪相搏,风火上炎致牙齿疼痛。患牙得凉痛减。治宜疏风泻火解毒。用清胃散玉女煎等酌加薄荷防风蝉衣等。②因于寒者,风寒邪客于牙体,致齿牙疼痛,患牙得热痛减。治宜散寒止痛。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③因于虚者,多属肝肾两亏,虚火上炎,致牙齿浮动隐痛,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可选用左归饮大补阴丸、知柏地黄汤等加减。④因湿热客于手足阳明二经,致龈肿腐溃,或齿牙腐蚀,甚至蛀空疼痛。治宜清热、除湿、止痛。可选用温胆汤甘露消毒丹酌加细辛蜀椒等。此外,龋齿、蛀蚀亦可致牙痛。参见齿龋条。

猜你喜欢

  • 苦豆子草

    见《新疆中草药手册》。即苦豆草,详该条。

  • 狗屎木

    见《广西中药志》。为华山矾之别名,详该条。

  • 杉节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杉木节之简称,详该条。

  • 伤寒家秘的本

    见伤寒六书条。

  • 重皮

    见《广雅》。为厚朴之别名。详该条。

  • 虚肿

    病证名。指水肿病属虚者。见《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多因平日身心操劳,或酒色过度,日积月累,病起于渐。《医宗必读·水肿胀满》以阴证多寒,寒证多虚。先肿于外而后胀于里者为虚;小便清白,大便溏泄者为虚;

  • 干浴

    自我推拿方法。出《诸病源候论》。又称干沐浴。即用擦热的双手熨擦肢体。有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等作用。《诸病源候论·时气候》:“摩手令热,令热从体上下,外曰干浴,令人胜风寒时气、寒热头痛。”

  • 陶华

    【介绍】:明代医家。字尚文,号节庵。浙江余杭人,生活于15世纪。《杭州府志》记其幼读儒书,旁通百家之学,治病有奇效,为一时名医。正统年间曾为官方征用,后引疾归里。撰《伤寒六书》,流行较广,颇有影响。

  • 鼻针麻醉

    针刺麻醉法之一。是在鼻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麻方法。即按针麻要求在鼻针刺激点上针刺以进行各种手术。临床上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选取鼻部肺穴为各种手术的基本穴;并根据手术部位选取相应刺激点作配穴。操作方

  • 肺与大肠俱虚

    证候名。《备急千金要方》:“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太阳与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耳鸣嘈嘈,时妄见光明,情中不乐,或如恐怖,名曰肺与大肠俱虚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虚日久可致大肠虚寒,传导失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