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体肿胀而增大。即舌肿,参见该条。
见《重庆草药》。为椿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贯叶连翘之别名,详该条。
①《审视瑶函》卷六方。熊胆汁、鲭鱼胆汁、鲤鱼胆汁、猪胆汁、羊胆汁、蜂蜜各等分。共入银铫中,微火熬膏,出火毒,每用少许点眼。治火热赤眼,流泪烂弦,怕热羞明,或痛或痒。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八
丛书名。清·潘蔚辑。刊于1873年。包括《慎疾刍言》、《世补斋不谢方》二种。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舌四边有白苔,舌心无苔而红的舌象。无苔部分属气津耗损,舌边周有白苔,是邪在太阳或少阳见证(见《伤寒舌鉴》)。当于祛邪治法中照顾气津。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犁头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胡慎柔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丝棉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