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秋月咳嗽

秋月咳嗽

指秋月感受湿热燥热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秋月咳嗽,秋月咳而身热自汗口干便赤,脉虚而洪者,白虎汤;身热而烦,气高而短,心下痞满四肢困倦,精神短少,香薷饮;若病邪既去,宜补中益气汤加山药五味,以养元气柴胡升麻各二分,以升生气;秋深初冬,天久不雨,燥金用事,则肺燥咳嗽,当清金润肺,或兼清散。”《温热经解》:“秋咳嗽者,人气内收,清气入肺,法当疏解,杏苏散主之。”《类证治裁·咳嗽》:“秋季咳,燥气乘金也。治宜清润。玉竹贝母杏仁阿胶百合枇杷膏之属。”参见咳嗽、肺燥咳嗽等条。

猜你喜欢

  • 瘳(chou 抽)

    病愈。《素问·痹论》:“各随其过,则病瘳也。”《神农本草经》:“扁青,味甘平,主目痛……金创不瘳。”

  • 乙癸同源

    即肝肾同源。古代根据五行学说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认为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详肝肾同源条。

  • 白沙参

    出《范子计然》。为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

  • 呿吟(yí 移)

    病人痛苦呻吟的声音。呿为开口发出的声音,吟为闭口发出的声音,一般声高气粗为实,声低气微为虚。《素问·宝命全形论》:“呿吟至微,秋毫在目。”此乃强调医生须明察患者微小的动态变化,那怕是张口或闭口的表现。

  • 沈应善

    【介绍】:明代医家。字嘉言。南昌(今江西南昌)人。跟随韩隐庵学医,初授《素问》诸书,精导引术,善于用药和饮食疗法,治病效果较好。遇有传染病流行时,他购贮药物,于居处构一舍,名“来安堂”,诸药饵饮食,无

  • 复位手法

    即上骱手法。是应用手的技巧,将脱臼之骨关节恢复其原位。详见上骱手法条。

  • 余霖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师愚。江苏常州人。少业儒,屡试不第,遂弃儒攻医,博览医书。乾隆年间,曾旅居安徽桐城。因其父染时疫,为群医所误而亡,归里奔丧,检视所用方剂,皆治伤寒剂,因而研

  • 排脓汤

    《金匮要略》方。甘草二两,桔梗三两,生姜一两,大枣十枚。水煎,分二次服。治内痈,脓从呕出(原书有方无治证,该治证根据《张氏医通》补入)。

  • 奇方

    七方之一。药味合于单数或单味药的方。《儒门事亲》卷一:“奇方之说有二:有古之单方之奇方,独用一物是也,病在上而近者宜奇方也;有数合阳数之奇方,谓一、三、五、七、九,皆阳之数也,以药味之数皆单也;君一臣

  • 蜈蚣漏

    古病名。《外科启玄》卷十二:“蜈蚣漏其根在肺。”属瘰疬漏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