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医别录》。为菟丝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光枝勾儿茶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金盏银盘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通报》(5):205,1956。为蛤蟆油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藜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大成》。位于前臂桡侧,列缺穴上方之静脉处。主治中风口,下牙痛,手痛等。艾炷灸3~7壮。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管仲之别名,详该条。
治法。又称养津液。用滋养津液的药物,治疗因高热等原因而引起耗伤津液的方法。如症见发热,口干渴,唇燥,舌红,苔黄或白而干等,用增液汤或益胃汤之属。常用药物有玄参、生地、麦冬、花粉、石斛、知母等。
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
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胸壁外上方,中府穴外侧0.5寸处。主治肩壁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