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缺盆

缺盆

①人体部位名。即锁骨上窝。《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从缺盆上颈贯颊。”②经穴名。代号ST12。出《素问·气府论》。别名天盖。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锁骨上窝中央,胸正中线旁开4寸处。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臂丛的锁骨上部;上方有颈横动脉通过。主治咳嗽气喘,缺盆中痛,胸部满闷,喉痹瘰疬瘿瘤等。直刺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类经图翼》:“孕妇禁针”。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灸法

    针灸疗法的一大类。指用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穴位上烧灼、熏熨方法。《素问·异法方宜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灸法一般分艾炷灸和艾条灸两类。艾炷灸包括直接灸(化脓灸、非化

  • 豆渣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

  • 豆渣菜

    见《陕西中草药》。为金盏银盘之别名,详该条。

  • 发蒙

    古刺法名。五节刺之一。《灵枢·刺节真邪》:“发蒙者,刺府输,去府病也。”是指六腑疾患取用六阳经的穴位予以治疗。亦有指取用三阳经的五俞穴者。该篇还指出,耳无所闻,目无所见者,取用听宫穴,即属本法。所谓开

  • 目昏

    证名。见《素问玄机原病式》。又名眼昏、目昧、目昏昧、目瞀、目暗不明、眼暗、眼闇、目茫茫、目、目、视物。为视物不明的证候。《灵枢·大惑论》:“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如久病虚羸,气血两亏;

  • 柳州七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奶浆草之别名,详该条。

  • 肝实证

    指肝病因邪气盛实所出现的证候。多由气郁、火旺等所致。《脉经》卷二:“左手关上阴实者肝实也,苦肉中痛动,善转筋。”《圣济总录·肝脏门》:“肝实之状,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或引小腹,忿忿如怒,头目眩痛,目

  • 齐氏医案

    书名。6卷。清·齐有堂撰于1806年。本书兼有医案、医论。卷1~2阐述六经辨证,分经治病;卷3论述先天肾和命门学说;卷4~5论述后天脾胃学说及有关疾病的证治;卷6为妇、外、儿科治案。本书记录了齐氏的学

  • 董怀鹤

    【介绍】:见董炳条。

  • 白花石竹

    见《安徽中草药》。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