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动不安

胎动不安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指妊娠期不时胎动下坠,腰痠腹痛,或兼见阴道少量流血。多由气虚血虚肾虚血热外伤等因,致使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所致。气虚者,兼见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宜补气安胎。用举元煎(人参黄芪、炙甘草升麻白术)加阿胶;血虚者,兼见面色淡黄、神疲乏力。宜补血安胎,用胎元饮(人参、当归杜仲、芍药、熟地、白术、陈皮、炙甘草)肾虚者,兼见头晕耳鸣,两腿痠软,尿频,宜固肾安胎,用寿胎丸(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血热者,兼见口干咽燥,心烦不安,宜清热凉血安胎,用保阴煎(生地、熟地、芍药、山药、续断、黄芩、甘草);外伤者,于外伤后突然胎动下坠,腰痠小腹胀痛,宜补气养血安胎,用胶艾四物汤加减。

猜你喜欢

  • 医学六要

    丛书名。19卷。明·张三锡纂。成书于1585年。作者认为医学要旨有六个方面,即诊法、经络、病机、药性、治法、运气。遂采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历代医著有关内容分别予以汇编,内容

  • 脂人

    指脂肪虽多而身形小的人。《灵枢·卫气失常》:“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

  • 戊己

    古人用十干以纪日,戊己即戊日与己日。戊己属土,土分阴阳。戊为阳土,内应足阳明胃经,故胃经旺于戊日;己为阴土,内属足太阴脾经,故脾经旺于己日。《素问·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

  • 乱气

    ①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互相干扰。《灵枢·阴阳清浊》:“清浊相干,命曰乱气。”②气血逆乱。《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逆四时而生乱气。”

  • 山棉皮

    见《广西中药志》。为了哥王之别名,详该条。

  • 幽谷

    名词。出《医心方》。即阴道穹窿。

  • 割脂疗法

    即割治疗法。见该条。

  • 伤风咳

    病证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伤风咳者,憎寒、壮热、自汗、恶风、口干、烦躁。”即伤风咳嗽。详该条。

  • 黄花杜鹃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小叶枇杷之别名,详该条。

  • 刘景裕

    【介绍】:宋代医家。著《小儿药证》一卷,已佚。现有从《医方类聚》的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