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肾阳。与元阴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称。详肾阳条。
见《中药制剂手册》。炒杏仁、生石膏、栀子(姜水炒)、天花粉、炒苏子、煅蛤壳、栝蒌皮各60克,炒牛蒡子、青黛、射干各30克,甘草12克,细辛6克,龙涎香1.5克,麝香0.6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
病名。见明·万全《片玉心书》。即鹤膝风。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红大戟,详该条。
病证名。指胸膈间气塞不通,食下即吐者。《医林绳墨》卷五:“食下即吐,其吐痰涎裹食,是谓之格气。”多由气机阻滞,痰食互阻所致。参见格食条。
病证名。《素问·五脏生成》:“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相当于脱发病。
背的侧部,相当于肩胛下至第十二肋间部位的总称。
见头临泣条。
痧证之一。①指寒饮太过,痧毒寒凝胸中的病证。《痧胀玉衡·寒痧辨》:“若一有食积血阻于中,而服大寒之饮,则食不消、积不行、血不散,而痧毒反冰伏凝阻于中,未有得宁者矣……,是名寒痧。”治宜放痧救治,后用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糯米藤,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