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分推法

分推法

推拿手法。为推法的一种。又名分法。用两手拇指指腹由一处向两边分开移动。操作时的起点多在穴位上。常用于胸腹、前额及腋掌部。《保赤推拿法》:“分者,医以两手之指,由几经穴划向两边也。”

猜你喜欢

  • 温脾饮

    《马培之外科医案》方。当归、延胡索、白芍药、续断各一钱半,白术、姜半夏各一钱,茯苓二钱,乌药、小茴香、厚朴各八分,炙甘草四分,煨生姜二片。水煎服。治寒客太阴,或痰滞于脾,肚腹悠悠作痛,腰痠伛偻。

  • 梳法

    推拿手法名。见《理瀹骈文》。又称疏法。五指展开,以指面和掌面为接触面,如梳发状在体表作轻轻的滑动。有疏通积滞的作用。

  • 青藤香

    ①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青木香之别名。②出《阳春县志》。为木防己之别名。各详该条。

  • 劳风咳

    病证名。一名风咳。指咳嗽由劳力伤风所致者。《儒门事亲》卷三:“劳风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亦风咳也。”治宜桂苓五味甘草汤加姜汁、竹沥;若痰逆势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禀气虚者,

  • 指大便秘结。《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闷,俗作秘。大便涩滞也。”详大便秘结条。

  • 阴脉

    ①阴经之脉。包括手足三阴经、任、阴维、阴蹻等经脉。《难经·三十七难》:“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②指脉象之沉、迟、细、小、涩、结等。

  • 消食化滞

    消法之一。又称消食导滞,或消导。消除食滞,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适用于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恶食,或大便泄泻,苔厚腻而黄,脉滑,用保和丸。

  • 小儿温壮候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小儿温壮者,由腑脏不调,内有伏热,或挟宿寒,皆搏于胃气。足阳明为胃之经,主身之肌肉,其胃不和调,则气行壅涩,故蕴积体热,名为温壮候。”参见乳子病热条。

  • 太医院都事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属低级官员,官阶从七品。

  • 鸡肫子

    见《福建中草药》。为野鸦椿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