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证治要诀·诸血门》。又称舌上出血。指血液从舌体流出。《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心主血脉,而候于舌。若心藏有热,则舌上出血如涌泉。”舌乃心苗,舌本又为肝脉所络,故多因心肝火盛,热迫血外出。
见《江西草药》。为土大黄之别名,详该条。
①经穴名。即然谷穴。《针灸甲乙经》卷十二:“女子不孕,阴暴出,经水漏,然骨主之。”见然谷条。②骨骼部位名。相当于舟状骨部分。《灵枢·脉度》:“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杨上善云:“然骨在内踝下近
出《备急千金要方》。即穿破石,详该条。
病证名。指崩下之血杂有五色。《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五脏皆禀血气,五脏之色,随脏不同,伤损之人五脏皆虚者,故五色随崩俱下。”
指两腿弛缓无力,屈伸不利。出《素问·脉解篇》。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七。即涌泉疽。见该条。
拳头,屈指向内而紧握的手。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桂丁之别名,详桂丁条。
见《本草便读》。为桑螵蛸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