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根、溜、注、入

根、溜、注、入

指手足阳经中脉气流行出入的部位。《灵枢·根结》:“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足三里),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少(小)海,入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所云根在井穴,溜在原穴,注在经穴合穴,入在颈部和络穴

猜你喜欢

  • 酒积泻

    病证名。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又称酒积泄、酒积五更泄泻。详各条。

  • 风热头痛

    病证名。指外感风热引起的头痛。见《外台秘要》卷十五。《医林绳墨·头痛》:“上攻头目,或连齿鼻不定而作痛者,此为风热之头痛也。”《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因风热痛者,必兼目昏鼻塞。”症常见头部胀痛,

  • 抻(chen 嗔)法

    推拿方法名。即拔法。见该条。

  • 胃苓散

    即胃苓汤作散剂,治证同。见胃苓汤条。

  • 袁句

    【介绍】:清代医家。字大宣,别号双梧主人。河南洛阳人。于1753年撰《天花精言》一书(又名《痘症精言》)(1755年刊行),专门论述种痘法。

  • 南苦参

    见《广西中草药》。为古羊藤之别名,详该条。

  • 冬苋菜

    见《重庆草药》。为冬葵叶之别名,详该条。

  • 陈肝疮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陈乾疽。由体虚风热壅结所致。生于两臂,其状如疖,肿痛难忍,甚或剧痒。治宜扶正祛邪。内服加味黄芪汤。

  • 肚胀

    即腹满。《伤寒明理论》卷一:“腹满者,俗谓之肚胀是也。”详腹满条。

  • 面游风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三。多由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胃蕴湿热,外受风邪所致。初起面目浮肿或发红,痒如虫行。风甚者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湿甚者破流脂水,瘙痒难忍。治疗:风甚者宜凉血消风,服消风散(《医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