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野生资源植物》。为黄毛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皮肤顽麻,搔之无所觉知。《圣济总录》卷十一:“风不仁之状,皮肤搔之如隔衣是也。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血气不相与,凝痹结滞,皮肤厚,无所觉知。《内经》曰:皮肤不营,故为不仁。”治宜调气
见《日用本草》。即芸薹,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眉疽。见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眦帷赤烂、目眦溃烂、目眦赤烂。《张氏医通》卷八:“眦赤烂证,谓目烂帷眦有之,目无别病也。赤胜烂者多火,……烂胜赤者湿多,……病属心络,甚则火盛水不清而生疮于眦边也。”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上巨虚,见该条。
见子母补泻法条。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少林内功》。单掌用力向前伸出,旋臂翻掌握拳后,徐徐拉回至胁旁,两手交替进行。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瘖。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