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功

气功

体育疗法之一。发挥病人主观能动性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导源于古代的“吐纳导引”,有坐、卧、站等姿式。经近年的实践研究,初步认为专心用功,用调息、意守等方法,调整呼吸之气,使其逐步达到缓、细、深、长,从而使大脑皮层得以发挥其对机体内部的主导调节作用,血中含氧量增加,促进全身气机的畅通,加强肠胃消化功能和全身物质代谢,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阴阳,保健强身,防病治病的目的。练功方法多种,比较常见的如放松功内养功等。但气功在古代的发展过程中,曾掺杂道家、佛家唯心之说,应加区别对待

猜你喜欢

  • 老虎芋

    ①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卜芥之别名。②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海芋之别名。各详该条。

  • 细辛幌子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鲜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 十三号革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沉香郁金散,见该条。

  • 发表温经

    汗法之一。解表药与温通经脉药物并用,以散邪温经的治法。如患者平素阳虚,感受风寒,邪入经络,气血运行不利,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腰腿痛,手足凉,苔白,脉濡,用当归四逆汤,发表温经散寒。又如治疗少阴兼太

  • 青水胆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野棉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 自我按摩

    即自我推拿。见该条。

  • 鼽鼻

    病证名。见《千金翼方》。指鼻塞流清涕。详鼽条。

  • 咽气

    气功术语,古代主要导引法之一。《内经》:“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无数。”

  • 偏对口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偏脑疽。见该条。

  • 疫喉初起三禁

    疫喉治则。指疫喉初起在治疗上的三个禁忌原则:①切忌辛温发表。因患疫喉多系火热邪毒为害。若误用辛温,必更伤津液,则其焰益炽引动肝风而发痉厥。②切忌应用大剂苦寒药。治宜清凉宣化,导邪外达。若过用苦寒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