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紫茉莉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台秘要》卷十五。即风引汤第一方,见风引汤条。
婴儿出生后,左右顶骨与额骨形成的菱形骨间隙。参见囟条。
病证名。多因小儿胎中感受热毒,蕴于脾胃,熏蒸于上焦所致。《疡医大全》卷十五:“初生小儿舌上白膜裹住。”治法刮去舌上白膜,以白矾少许擦之。内服三黄汤加减。
运气术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征为火音,故上征指少阴君火或少阳相火司天。
【介绍】:战国时医家。扁鹊的弟子,详见子阳条。
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证。指六种虚损重症。①指气极、血极、筋极、肌极、骨极、精极六种病症。(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②指气极、脉极、筋极、肉极、骨极、精极六种病症。(见《备急千金要方》)③
病证名。又名季冬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名曰季冬痹也
病证名。①指水气内停所致的咳嗽。《儒门事亲》卷三:“喘咳者,水气并于阳明,亦湿咳也;风水,不能正偃则咳,亦湿咳也;肾气腹大胫肿,喘咳身重,亦湿咳也。”可用五苓散、桂苓甘露散、白术丸,三花神佑丸等方。参
腰痛之一。又称痰注腰痛。见《丹溪心法·腰痛》。详痰注腰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