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指属阴属阳两大类型的人。参见阳人、阴人条。
证名。为疠风兼证。出《疠疡机要》上卷。因血虚内热而涩滞,宜生血润燥,内服四物汤加麦冬、天冬、五味子;因燥热之药而致者,用四物汤加连翘、甘草以生血清热;因大肠燥热,大便不通者,宜猪胆汁导之。
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见该条。
①人体部位名。指颞骨乳突。《灵枢·骨度》:“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②经穴名。代号GB12。出《素问·气穴论》。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耳后颞骨乳突后下方凹陷处,与风府穴相平(《针灸甲乙经》)。布有枕小神经
病证名。见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概论》。即蟹睛。详该条。
【介绍】:见何金琇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樟柳头之别名,详该条。
见《兰室秘藏·杂病门》。即除湿补气汤,见该条。
医方书。朝鲜族李济马编。成书于1940年。分内外二篇。内篇论述了内、外、五官科病症的治疗。外篇论述妇儿科疾病的治疗,附奇异疾病30种,附方20首。
解剖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黑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