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证之一。指病处白毛积聚如筋。《痧症全书》卷中:“羊筋痧,腹胀混身板痛,此二症胸前或腰背,用小针穿皮挑出筋毛自愈,只拣疼处看有毫毛聚起者便是,药用涤痧丸,普济消毒饮。”
见睛明条。
见《江西草药》。为滴水珠之别名,详该条。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方。羌活、桂、川芎、木香、槟榔各一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研如膏)五两,炒大黄二两。为末,与郁李仁同研,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生姜煎汤或姜枣煎汤送下;气痛温酒送下。治结
宋代医官职称。曾一度为太医局副长官,其职位在太医局提举之下。该职系选择熟悉医药之人才充任,共2人。
出《芷园臆草》。即柳枝,详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桃茎白皮,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月经。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