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葛应雷条。
指脾胃出现消化机能障碍。多由肝失疏泄或湿困脾阳所致,亦有因饮食壅滞而致者。主要证候有脘腹胀闷、食不消化、厌食、呃逆等。治宜疏肝理气。
病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又作虚痨。包括气血、脏腑等正气损伤所致的虚弱症和某些具传染性、表现为虚弱证候的疾病(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后世多将前者称为虚损,后者称为劳瘵或传尸劳(
见《清异录》。为木瓜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榕须之别名,详该条。
见《闽东本草》。为苞蔷薇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钩吻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徐道聪条。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即小儿偏。见该条。
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指儿科五种险恶证候。即囟门陷、太阳陷、眼轮陷、胸下陷、肩胛陷,为小儿精髓不足的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