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扁豆衣

扁豆衣

《中药大辞典》:扁豆衣

药材名称扁豆衣

拼音Biǎn Dòu Yī

别名扁豆皮(《本草便读》)

出处《安徽药材》

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种皮

性状干燥种皮呈不规则卷缩片状,大小不一,厚不到1毫米,光滑,乳白色或淡黄白色,种阜半月形,类白色。质坚,易碎。气味皆弱。以色黄白、片大者为佳。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治痢疾,腹泻,脚气浮肿。

①《本草便读》:"达肌行水。"

②《安徽药材》:"补脾化湿,止泻痢。治食物中毒性上吐下泻,解酒精中毒。"

③《江苏植药志》:"治脚气足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扁豆衣

药材名称扁豆衣

拼音Biǎn Dòu Yī

英文名Seed-coat of Hyacinth Dolichos

别名扁豆

出处出自《安徽药材》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种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lichos lablab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种子,剥取种皮,晒干。

原形态扁豆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m。茎常呈淡紫色或淡绿色,无毛或疏被柔毛。三出复叶;叶柄长4-14cm;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柄长1.5-3.5cm,两侧小叶柄较短,长2-3mm,均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宽三角状卵形,长5-10cm,宽约与长相等,先端尖,基部广楔形或截形,全线,两面均被短柔毛,沿叶脉处较多,基出3主脉,侧卧羽状;侧生小叶斜卵形,两边不均等。总状花序腋生,长15-25cm,直立,花序轴较粗壮;2-4花或多花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小苞片舌状,2枚,早落;花萼宽钟状,先端5齿,上部2齿几乎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边缘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长约2cm,旗瓣广椭圆形,先端向内微凹,翼瓣斜椭圆形,近基部处一侧有耳状突起,龙骨瓣舟状,弯曲几成直角;雄蕊10,1枚单生,其余9枚的花丝部分连合成管状,将雌蕊包被;子房线形,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先端有白色髯毛,柱头头状。荚果镰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扁平,长5-8cm,宽1-3cm,先端较宽,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边缘粗糙。种子2-5颗,扁椭圆形,白色、红褐色或近黑色,长8-13mm,宽6-9mm,厚4-7mm,种脐与种脊长而隆起,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花期6-8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本品呈囊壳状、凹陷或卷缩成不规则瓢片状,长约1cm,厚不超过1mm,表面光滑,乳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种阜,完整的种阜半月形,类白色。质硬韧,体轻。气微,味淡。以囊壳完整、色黄白、不带种仁者为佳。

性味甘苦;温

归经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消暑化湿,健脾和胃。主暑湿内蕴,呕吐泄泻,胸闷纳呆,脚气浮肿,妇女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1.《本草便读》:达肌行水。

2.《安徽药材》:补脾化湿,止泻痢。治食物中毒性上吐下泻,解酒精中毒。

3.《江苏植药志》:治脚气足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鞭石斛

    药材名称马鞭石斛拼音Mǎ Biān Shí Hú英文名Herba Dendroilii Fimbriati别名大黄草、马鞭杆、旱马棒来源为兰科植物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

  • 广石豆兰

    药材名称广石豆兰拼音Guǎnɡ Shí Dòu Lán别名单叶岩珠、岩枣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广东石豆兰的假鳞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

  • 桂皮紫萁

    药材名称桂皮紫萁拼音Guì Pí Zǐ Qí英文名asiatica Cinnamon Fern别名牛毛广东、紫萁、贯众出处始载于《长白山植物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萁科植物分株紫萁的根茎。拉丁植物动

  • 透骨香

    《中药大辞典》:透骨香药材名称透骨香拼音Tòu Gǔ Xiānɡ别名透骨草(《滇南本草》),满山香(《分类草药性》),煤炭子、煤炭果(《贵阳民间药草》),万里香(《广西植物名录》),九里香、

  • 鹬肉

    《中药大辞典》:鹬肉药材名称鹬肉拼音Yù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鹬科动物红脚鹬或鹬属其他种动物的肉。原形态体长约27厘米。嘴长,端部黑色,上嘴基部褐色,下嘴基部角黄色。虹膜黑

  • 路旁菊

    《中药大辞典》:路旁菊药材名称路旁菊拼音Lù Pánɡ Jú别名其米(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圆齿狗哇花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5

  • 浙江七叶树

    药材名称浙江七叶树别名浙江天师栗来源七叶树科浙江七叶树Aesculus chekiangensis Hu et Fang,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甘,温。功能主治宽中,下气,杀虫。主治胃寒作痛,

  • 山野扁豆

    药材名称山野扁豆拼音Shān Yě Biǎn Dòu别名江芒决明、关门草、山梅豆、山扁豆来源豆科决明属植物豆茶决明Cassia nomame (Sieb.)Kitag.,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

  • 枇杷核

    《中药大辞典》:枇杷核药材名称枇杷核拼音Pí Pá Hé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苦杏仁甙,蜡醇,氨基酸:4-亚甲基-DL-脯氨酸、反-4

  • 破头风

    药材名称破头风拼音Pò Tóu Fēnɡ别名云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莲叶点地梅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drosace henryi Oliv.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