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橘白

橘白

《中药大辞典》:橘白

药材名称橘白

拼音Jú Bái

出处本草便读

来源芸香科植物福橘朱橘等多种橘类果皮的白色内层部分。选取新鲜的橘皮、用刀扦去外层红皮(即橘红)后,取内层的白皮,除去橘络,晒干或晾干。

性状干燥内层果皮呈黄白色海绵状的薄层块片,内表面常有橘络的痕迹。质疏松轻软,有弹性。气芳香,味微苦而甘。以片大、质轻软者佳。

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苦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中国医学大辞典》:"和胃,化浊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

各家论述本草便读》:"橘白,(橘皮)去外一层红皮。其味带甘,共功固不如橘皮,而补脾胃药中用之,自无燥散之咎。"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橘白

药材名称橘白

拼音Jú Bái

英文名Tangerine white endocarp

出处出自《本草便读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白色内层果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采收和储藏:选取新鲜的橘皮,用刀扦去外层红皮(即橘红)后,取内层的白皮,除去橘络,晒干或晾干。

原形态橘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m。枝细,多有刺。叶互生;叶柄长0.5-1.5cm,有窄翼,顶端有关节;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llcm,宽1.5-4cm,先端渐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或为波状,具不明显的钝锯齿,有半透明油点。花单生或数朵丛生于枝端或叶腋;花萼杯状,5裂;花瓣5,白色或带淡红色,开时向上反卷;雄蕊15-30,长短不一,花丝常3-5个连合成组;雌蕊1,子房圆形,柱头头状。柑果近圆形或扁圆形,横径4-7cm,果皮薄而宽,容易剥离,囊瓣7-12,汁胞柔软多汁。种子卵圆形,白色,一端尖,数粒至数十粒或无。花期3-4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

资源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内层果皮呈黄白色海绵的薄层块片,内表面常有橘络的痕迹。质疏软,有弹性。气芳香,味微苦而甘。

性味苦;辛;微甘;温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和胃化湿。主湿浊内阻;胸脘痞满;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

各家论述1.《本草便读》:橘白,(橘皮)去外一层红皮。其味带甘,其功固不如橘皮,而补脾胃药中用之,自无燥散之咎。

2.《中国医学大辞典》:和胃,化浊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蒟蒻

    药材名称蒟蒻拼音Jǔ Ruò别名蒻头(《开宝本草》),白蒟蒻、鬼芋(《本草图经》),鬼头(《纲目》),磨芋(《植物名实图考》),花杆莲(《南京民间药草》),黑芋头(《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花

  • 还魂草

    药材名称还魂草拼音Hái Hún Cǎo别名打不死出处《陕西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轮叶景天的全草。夏、秋季采,洗净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须根细。茎直立,不分枝

  • 白鱼尾

    《中药大辞典》:白鱼尾药材名称白鱼尾拼音Bái Yú Wěi别名溪桃、野桃(《闽东本草》),杨波叶、蒲羌癀、白波越子(《福建中草药》)。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根及

  • 小毒芋

    药材名称小毒芋拼音Xiǎo Dú Yù别名香芋、团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泉七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udnera colocasiaefolia C. Kock [Conatanth

  • 大叶骨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骨牌草药材名称大叶骨牌草拼音Dà Yè Gǔ Pái Cǎo别名凤尾金星、七星剑、旋鸡尾、排骨草、七星凤尾、一包针、龙眼草来源水龙骨科星蕨属植物江

  • 苦楝子

    药材名称苦楝子拼音Kǔ Liàn Zǐ别名土楝实、苦心子、楝枣子、楝果子、土楝子。出处参见"川楝子"条。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

  • 狗爪豆

    药材名称狗爪豆拼音Gǒu Zhuǎ Dòu别名狗踭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白黎豆(《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龙爪豆、猫爪豆(《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猫豆(《广西药植名录》

  • 楮实子

    药材名称楮实子拼音Chǔ Shí Zǐ英文名FRUCTUS BROUSSONETIAE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ria papyrifera (L.) 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

  • 铜牛皮

    药材名称铜牛皮别名棕枝瑞香、金腰带来源瑞香科铜牛皮Daphne odora Thunb. var. kiusiana Keissle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除湿,通

  • 乌榄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榄药材名称乌榄拼音Wū Lǎn别名木威子、黑榄来源橄榄科橄榄属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Koenig,以根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根:淡,平。叶:微苦、微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