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形容俸禄少、官职小。折腰:卑躬曲膝。原指不为很少的俸禄而屈身士人,暗指辞官不做。现在也形容不能为了利益而出卖人格。陶潜(事迹见前“不求甚解”条)刚当上彭泽令不久,郡守派遣督邮(一种管监察的官)来彭泽视察工作。县吏告诉陶潜应当系上衣带,穿好官服去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的小官而低三下四去侍奉这种无名小辈。”于是便解印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抒发自己的心情。

【出典】:

宋书》卷93《陶潜传》2287页:“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

【例句】: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陶渊明》:“白发西风,折腰五斗。”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5:“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助教官儿,也不是我终身养老之事。” 毛泽东《沁园春·雪》:“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偏正 不愿意为得到五斗米而向别人鞠躬乞讨。语出《晋书·陶潜传》载晋代陶潜在做彭泽令时,不愿为微薄的薪俸卑躬屈膝奉迎上司,慨然有归隐之志,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后表示不愿做官或弃官去职。△用于表示高尚情操。


【词语不为五斗米折腰】  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汉语词典:不为五斗米折腰

猜你喜欢

  • 谋孙

    同“孙谋”。唐王勃《乾元殿颂》:“玄枢上运,卜年开累圣之符;丹灶升遐,遗范敞谋孙之画。”【词语谋孙】   汉语大词典:谋孙

  • 白羽书生

    源见“鹅笼书生”。为鹅的代称。唐骆宾王《上廉察史启》:“白羽书生,自铭恩于食稻;黄衣童子,将赛德于餐花。”【词语白羽书生】  成语:白羽书生汉语大词典:白羽书生

  • 上下之手

    同“上下其手”。清蒲松龄《诈欺官司取财》:“威假虎狐,肆其上下之手;眠同猫鼠,酿为表里之奸。”

  • 王烈髓

    汉刘向《列仙传.邛疏》:“邛疏者,周封史也。能行气炼形,煮石髓而服之,谓之‘石钟乳’。”晋葛洪《神仙传.王烈》载:王烈字长休,邯郸人。嵇康(字叔夜)甚敬爱他,多次跟他学道。“烈独之太行山中,忽闻山东崩

  • 知彼知己

    既了解自己,也了解对方。这是古代兵法家的术语,意谓熟知敌我双方的情势。春秋齐孙武《孙子.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并列 对敌我双方情况都了解得十

  • 餐薇

    源见“采薇”。谓宁死不屈节。清 洪炳文《悬嶴猿.展墓》:“孤臣自抱餐薇志,节士同坚蹈海心。”【词语餐薇】   汉语大词典:餐薇

  • 舜日尧天

    同“尧天舜日”。《封神演义》三四回:“西岐称为圣人,今果然民安物阜,的确舜日尧天,夸之不尽。”见“舜日尧年”。明·无名氏《鸣凤记·拜谒忠灵》:“百年豪杰兴文献,重新造~。”【词语舜日尧天】  成语:舜

  • 鸣玉

    《文选》卷十晋.潘安仁(岳)《西征赋》:“飞翠绥,拖鸣玉,以出入禁门者众矣。”唐.李善注引《礼记》曰:“君子行则鸣珮玉。”古代贵族身佩玉饰,走起路来有鸣声。后世以“鸣玉”借代出入朝廷的贵官。唐.杜甫《

  • 灌瓜

    源见“浇瓜之惠”。谓以德报怨,与邻修好。南朝 陈徐陵《为陈主与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灌瓜之美,久敕边吏;拾橡之尤,想应无忽。”《周书.杜杲传》:“陈国息争桑之心,本朝弘灌瓜之义。”【词语灌瓜】 

  • 奇形异状

    亦作“奇形怪状”。奇异的形状。《晋书.温峤传》:“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一章:“霞光辉映着朵朵的云片,辉映着终南山还没有消雪的奇形怪状的巅峰。”并列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