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蚍蜉撼大树”。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见“蚍蜉撼大树”。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蚂蚁缘槐夸大国,~谈何易。”【词语蚍蜉撼树】 成语:蚍蜉
《水浒传》这本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中,有林冲、武松等许多人物被逼上梁山泊参加起义的情节。后因以“逼上梁山”喻指被迫走上反抗的道路。《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平粤纪闻》:“周立春于十二日至嘉定
源见“铤而走险”。快速奔跑的鹿。亦比喻处于穷途末路铤而走险的人。清黄遵宪《羊城感赋》之二:“铤鹿偶然完首尾,烂羊多赖得公侯。”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黎民群铤鹿,绿野断扶犁。”【词语铤鹿】
同“渔阳掺挝”。宋苏轼《兴龙节侍宴》诗:“幅巾起作《鸜鹆舞》,叠鼓谁掺《渔阳挝》?”
同“刻舟求剑”。宋苏轼《顷年杨康功使高丽还》诗:“公胡为拳拳,系此空中云。作诗颂其美,何异刻剑痕?”
《佩文韵府》卷四支韵“丝”“藕无丝”下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唐大历中,高邮民张存以踏藕为业。尝于陂(池)中见旱藕梢大如臂,遂併力掘之,深二丈,大至合抱,以其不可穷,乃断之。中得一剑,长二尺,
源见“崔徽图画”。指画中美女容颜。清 勒方绮《摸鱼儿.为六如室主人题女史林莲卿小照》词:“新图省识崔徽面,依约镜中眉妩。”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专诸者,堂邑(古临淮郡堂邑县)人也。伍子胥之亡楚如(往,去)吴时,遇之于途,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子胥怪而问其状:‘何夫子之盛怒也
源见“青云自致”。高翔云霄的羽翼。比喻获取功名或高位的才能。宋陈亮《念奴娇.送戴少望参选》词:“瀛海无波,玉堂有路,稳着青霄翼。”【词语青霄翼】 汉语大词典:青霄翼
同“三人成虎”。清秋瑾《致琴文书》:“况三言讹虎,众口铄金;因积毁销骨,致他方糊口。”见“三人成虎”。清·秋瑾《致琴文书》:“况~,众口铄金;因积毁销骨,致他方糊口。”【词语三言讹虎】 成语:三言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