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我见犹怜

我见犹怜

世说新语.贤媛》:“桓宣武(桓温)平蜀,以李势妹为妾,甚有宠,常著斋后。主(据《续晋阳秋》说,温娶明帝女南康公主为妻)始不知。既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正值李梳头,发委藉地,肤色玉曜,不为动容,徐曰:‘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主惭而退。”下又注引南朝宋虞通之《妒记》曰:“温平蜀,以李势女为妾。郡主凶妒,不即知之。后知,乃拔刀往李所,因欲斫之。见李在窗梳头,姿容端丽,徐徐结发,敛手向主,神色娴正,辞甚悽惋。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遂善之。”此事又见《六帖》卷十七引《妒记》。

李势之女淑美能言,几句话便感动了南康长公主,使她消除了妒忌之心,使嫡庶相善。后形容女子姿容美丽,举止楚楚动人为“我见犹怜”,本此。这个典故虽无一般的词语意义,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常常可以被借用,以形容女子美妙动人。唐.罗虬《比红儿诗》:“髻绾浓云立曙轩,我来犹爱不成冤。当时若见红儿貌,未必相看有此言。”(《香艳丛书》第三集)《聊斋志异.香莲》:“莲曰:‘窈娜如此,妾见犹怜,何况男子?’”

鲁迅《准风月谈.登龙术拾遗》:“但其为文人也,又必须是唯美派,试看王尔德遗照,盘花钮扣,镶牙手杖,何等漂亮,人见犹怜。而况令阃(令阃,即“尊夫人”之意。古时妇女居住的内室也称为阃,故后多用作妇女的代称)。”鲁迅先生在此用这个典故,是对“唯美派”的讽刺挖苦。


主谓 犹,尚;怜,爱。我见了,尚且觉得可爱。多指女子姿态动人,惹人喜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桓武帝平蜀……主惭而退。”刘孝标注引《妒记》:“温平蜀,以李势女为妾。郡主(桓温妻)凶妒,不即知之。后知,乃拔刀往李所,因欲斫之,见李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发,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凄惋,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见犹怜,何况老奴!’遂善之。”《聊斋志异·巧娘》:“妪拜致主命。见三娘,惊曰:‘此即吾家小主妇耶? ~,何怪公子魂思而梦绕之。’”△褒义。用于描写女子姿态美丽。→婀娜多姿 绰约多姿 ↔丑态百出 穷形怪相


【词语我见犹怜】  成语:我见犹怜汉语词典:我见犹怜

猜你喜欢

  • 暮鼓晨钟

    同“晨钟暮鼓”。形容时光推移。元纪君祥《赵氏孤儿》二折:“程婴,你只依着我便了,我委实地捱不彻暮鼓晨钟。”亦喻警人劝人之声。清 颜邦城《三刻〈黄门家训〉小引》:“是深之可为格致诚正之功者,此训也;浅之

  • 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他那种聪明,别人可以赶得上;他那种装傻,别人就赶不上了。 常称颂别人善施韬晦之计。语出《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隋书.牛弘传》:“奇章公可谓

  • 雍门泪

    同“雍门泣”。唐李益《来从窦车骑行》诗:“歌出易水寒,琴下雍门泪。”

  • 九龄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我与尔

  • 寸丝不挂

    赤身裸体。佛教徒用以比喻心无障碍、挂累,十分坦荡。《传灯录》卷八:南泉和尚问陆亘:“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主谓 原喻心中无所牵挂。后多指赤身裸体。语出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8:“

  • 衡山拨芋火

    源见“懒残煨半芋”。指有富贵先兆。清钱谦益《题将相谈兵图为范司马蔡将军作》诗:“岂无岘南共黍饭,亦有衡山拨芋火。”

  • 辋川图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王维字摩诘,……复画辋川图,山谷郁盘,云飞水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唐王维善画山水人物,笔踪雅壮,体涉古今。尝于清凉寺壁画辋川图,岩岫盘郁,云

  • 掩鼻歌

    源见“拥鼻吟”。指模仿谢安用重浊之音唱歌。明李贽《和璧间韵》之三:“不用登山屐,宁容掩鼻歌?”【词语掩鼻歌】   汉语大词典:掩鼻歌

  • 雾里看花

    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原形容老眼昏花,视物不清。后常被引用借喻对某一事物看不真切,一时尚难以把握。清.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白石(姜夔)写景之作,虽格韵高

  • 钟鸣饭

    源见“碧纱笼”。谓受到礼遇。元 萨都剌《赠䜣笑隐长老》诗:“客遇钟鸣饭,僧披御赐衣。”【词语钟鸣饭】   汉语大词典:钟鸣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