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相如病渴”。唐罗隐《听琴》诗:“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
又作“振聋启聩”,“振聋发聩。”发:启发。 聋:耳朵听不见声音。振:振动。聩(kuì愧):天生耳聋。 指声音大得使聋子和天生耳聋者都能听见,用以比喻惊人之言论能唤醒麻木的人。 黄爵滋(1793-185
参见:武昌鱼
源见“庚桑畏垒”。形容隐逸无为。宋辛弃疾《鹧鸪天.睡起即事》词:“居山一似庚桑楚,种树真成郭橐驼。”
《后汉书.杨赐传》:“拜赐尚书令。数日出为廷尉,赐自以代非法家,言曰:‘三后成功,惟殷于民,皋陶不与焉,盖吝之也。’”唐.李贤注:“《尚书》曰:‘伯夷降典,折人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
源见“中原逐鹿”。喻天下太平。唐吴融《华清宫》诗:“中原无鹿海无波,凤辇鸾旗出幸多。”
同“磨穿铁砚”。宋陆游《寒夜读书》诗之二:“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记年。”【词语铁砚穿】 汉语大词典:铁砚穿
封建时代称帝王之死。《战国策.秦策》:“王之春秋高,一旦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词语山陵崩】 成语:山陵崩汉语大词典:山陵崩
同“偷桃方朔”。明 凌元翰《苏武慢》词:“松下高歌,橘中残著,饥后自餐龙脯。待偷桃曼倩重来,为问木公 金母。”
见“贫贱糟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