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龙伯钓鳌”。喻豪迈的举止,非凡的气概。清黄遵宪《感事》诗之三:“忽然大陆出平地,一钓手得十五鳌。”
同“南风”。北周庾信《奉和初秋》:“自有《南风》曲,还来吹九重。”
《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ní),大车车杠(辕)与前端衡木连接的销子。軏(yuè),小车车杠与前端衡木连接的销子。孔子以车无輗軏无法行进,
同“西王母”。《西游记》五回:“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盛会’。”《1957年相声创作选集.西行漫记》:“这是高原上一个内湖……据说吗,这就是王母娘娘的瑶池。”【词语王母娘娘】
源见“怀铅提椠”。指从事写作。宋董逌《广川书跋.石曼卿书》:“世以曼卿跅弛不羁,故其乘一时豪气所感,岂提铅怀椠者所能模仿耶?”
《吕氏春秋.知分》:“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返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
同“别鹤操”。唐 张?《游仙窟》:“既怅恨于啼猿,又凄伤于《别鹄》。”【词语别鹄】 汉语大词典:别鹄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音sù)。”餗指鼎中的食品。覆餗之患,即鼎足坏了,食物从鼎中翻出。后以“覆餗之患”喻指因力不胜任而坏事。亦作“覆餗之忧”、“覆餗之衅”。《三国志.何夔传》注引孙盛曰:“公
同“丹青上麟阁”。唐卢纶《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诗:“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
《韩非子.解老》:“大奸作则小盗随,大奸唱则小盗和。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今大奸作则俗之民唱,俗之民唱则小盗必和,故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货资有余者,是之谓盗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