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苛政猛于虎

苛政猛于虎

意谓烦苛的政令或繁重的赋税比老虎还要凶暴可怕。孔子路过泰山之旁,听到一个老妇哭声很悲切,就使子路前去询问原因说,听您哭声这样伤心,一定有十分悲惨的遭遇吧!那个老妇答道,是啊!过去我的公公和丈夫都先后死于虎口之下,现在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那个老妇说,因为这里没有苛捐杂税。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要记住,烦苛的政令和赋税实在是比老虎还要凶暴可怕啊!

【出典】:

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例句】: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主谓苛刻的政令或赋税比老虎还凶猛。语出《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老残游记》6回:“因天时尚早,复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竟是一口同声说好,不过都带有惨淡颜色,不觉暗暗点头,深服古人‘~’,真是不错。”△贬义。用于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也作“苛政猛虎”。


【词语苛政猛于虎】  成语:苛政猛于虎汉语词典:苛政猛于虎

猜你喜欢

  •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末:没有。 我实在没有办法把它怎么样。 表示毫无办法,无能为力。语出《论语.子罕》:“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同书《卫灵公》:“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章炳麟

  • 袁虎扇

    同“袁宏一扇风”。袁宏小字虎。唐罗隐《虚白堂前牡丹》诗:“香暖几飘袁虎扇,格高长对孔融樽。”

  • 野鹤立鸡群

    同“鹤立鸡群”。元耶律楚材《和景贤》之一:“节操鵷雏捐鼠饵,风神野鹤立鸡群。”

  • 日间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亏心:违背良心。 指为人正大光明,心里很踏实,所以临事镇定不乱。语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日间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便去何妨?”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三折:“小衙内诗云:‘日间不做亏

  • 流觞高会

    源见“兰亭会”。指流杯曲水饮宴。宋曹冠《夏初临.淳熙戊戌四月既望游涵碧》词:“流觞高会,不减兰亭;感怀书事,聊寄吟哦。”

  • 槐根蚁

    源见“南柯梦”。指南柯梦中之蚁。比喻追求暂时富贵的人。宋袁去华《满江红.都下作》词:“嗟倦客,道傍李;看人事,槐根蚁。立苍茫俯仰,漫悲身世。”

  • 怀春

    旧谓少女春情初动,有求偶之意。《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吉士:男子的美称。“怀春”指少女春心始动、初恋情发,有求偶之意。为什么以 “怀春”言此呢?“春”为一年之始,万物萌动之时。

  • 泽及枯骨

    《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周文王使人掘地,得死人骸。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今我非其主邪?’遂令吏以衣棺葬之。天下闻之,曰:‘文王贤矣,泽及髊骨(髊,音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茅店:茅草盖成的客店。 意谓寄宿于茅店的旅客一听鸡叫就趁着月光上路,及至走到带霜的板桥上,看见上面的足迹,知道还有更早的行人。 形容旅客早行所见景色。语出唐.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

  • 海可浮

    源见“乘桴浮海”。指航海远去。清 丘逢甲《将之南洋留别亲友》诗:“要知吾道其南意,鲁叟先言海可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