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源见“东陵瓜”。指收获的美好时节。喻归隐的田园生活。明袁宏道《送弱侯老师使梁》诗:“莲开白社来陶令,瓜熟青门谒故侯。”
源见“燕市悲歌”。指豪侠之士所奏演的悲壮之声。清黄景仁《将之京师》诗:“吴市箫声燕市筑,一般凄断有谁怜?”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六《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晋.陶潜在《桃花源记》中,叙述隐居在仙
见〔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源见“华胥梦”。犹言幻梦一场。宋李曾伯《西江月.再和宜兴山间即事》词:“归欤闭户饱藜羹,世事华胥一枕。”
宋.魏泰《东轩笔录.王永年》:“有王永年者,娶宗室女。得右班殿直,监汝州税。时窦卞通判汝州,……永年常置酒延卞绘於私室,出其妻间坐,妻以左右手掬酒以饮卞绘,谓之曰‘白玉莲花杯’。……”王永年为讨好上级
源见“鹿门采药”。谓避世隐居。唐李商隐《访隐者不遇》诗之二:“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同“高鹏低鷃”。清钱谦益《长筵歌为篯后人称寿》:“人生但解逍遥意,大鹏尺鷃何曾异。”
《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后以“过化存神”谓圣人所到之处,人民无不被感化,而永远受其精神影响。《论语.学而》“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宋朱熹集注:“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