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随和

随和

同“隋和”。《汉书.司马迁传》:“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才怀随 和,行若由 夷,终不可以为荣。”唐罗隐《酬寄右司李员外》:“犹把随 和向泥滓,应怜疏散任天真。”


【词语随和】   汉语词典:随和

猜你喜欢

  • 良有以也

    见〔古人炳烛夜游,良有以也〕。【词语良有以也】  成语:良有以也汉语大词典:良有以也

  • 梦入大槐安

    同“梦槐安”。清赵翼《阅欧阳五代史》诗:“忽然梦入大槐安,竟似身登上将坛。”

  • 金华省

    《汉书.叙传上》:“大将军王凤荐伯宜劝学,召见宴昵殿,容貌甚丽,诵说有法,拜为中常侍。时上方乡学,郑宽中、张禹朝夕入说《尚书》、《论语》于金华殿中,诏伯受焉。”唐.颜师古注:“金华殿在未央宫。”南朝梁

  • 精舍读书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魏武帝曹操有一段时间曾去官离职,他

  • 武陵路

    同“桃源路”。唐刘长卿《秦系倾以家事获谤因出归山每荷观察崔公见知欲归未遂感其流寓诗以赠之》诗:“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

  • 无袴之公

    《三国志.魏书.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逵世为著姓,少孤家贫,冬常无袴,过其妻兄柳孚宿,其明无何,著孚袴去,故时人谓之通健。”三国魏贾逵少孤家贫,冬常无袴。后以此为咏家贫之典。清.蒲松龄《聊斋志

  • 牙弦

    源见“伯牙鼓琴”。指精美之琴。寓相知之意。唐许敬宗《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归》诗:“周醪忽同醉,牙弦乃共挥。”【词语牙弦】   汉语大词典:牙弦

  • 湘篁染泪

    同“湘妃怨”。唐李商隐《离思》诗:“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 干戈识虎皮

    《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车甲衅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音gāo,收藏甲衣或弓箭的袋子),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东汉.郑玄注:“包

  • 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

    终:完了。 接受了人家的委托,就一定把人家的事妥善地完成。语出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三折:“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大人的分付,着我先进城去,寻那杨金吾刘衙内。”明.高则诚《琵琶记.南浦嘱别》:“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