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元末明初学者朱升进献给朱元璋的应付时事的策略。高筑墙:指巩固后方军事。广积粮:指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要朱元璋讲究实效,不图虚名,以免成为众矢之的。朱升(1299-1370年),休宁(今属安徽)人,字允升,学者称枫林先生。元末任池州路学正,隐居石门。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攻克徽州(今安徽歙县),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中心,不断扩大地盘,领导着当时最强大的反元队伍。这时,朱升以邓愈推荐,被朱元璋召见问时务,于是他就向朱元璋进献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对策,朱元璋认为他意见很正确,奉为战略方针。

【出典】:

明史》卷136《朱升传》3929页:“朱升,字允升,休宁人。……太祖下徽州,以邓愈荐,召问时务。对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太祖善之。”


猜你喜欢

  • 磨穿铁砚

    《新五代史.桑维翰传》:“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为‘桑’、‘丧’同音。有人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后

  • 郁轮袍

    唐.薛用弱《集异记》:“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时进士张九臯,声称籍甚。客有出入于公主(注:安乐公主)之门者,为其致公主以诗牒京兆试官,令以九

  • 相圃

    同“矍相圃”。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命童子于云台,就门人于相圃。”亦泛指习射处。唐 贺敱《奉和九月九日应制》:“泽宫申旧典,相圃叶前模。”【词语相圃】   汉语大词典:相圃

  • 朔党

    北宋哲宗时朝臣因论道论政不同,有洛党、蜀党、朔党之分,称为“元枯三党”。“朔党”以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为首。宋代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类.元祐三党》:“洛党,程颐为领袖,朱光庭、贾易为羽翼;蜀党

  • 丛台置酒

    范晔《后汉书.马武传》:“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也……更始立,以武为侍郎,与世祖破王寻等,拜为振威将军,与尚书令谢躬共攻王郎。”“及世祖拔邯郸,请躬及武等置酒高会,因欲以图躬,不克。既罢,独与武登丛台

  • 惩一儆百

    又作“杀一警百”、“以一儆百”。惩:惩罚;惩处。儆(jǐng景):通“警”,警告;告戒。用惩处一个人来警戒多数人。乾隆九年(1744年)三月,吏部尚书兼军机大臣(军机处长官,权在大学士、各部尚书之上。

  • 鹊梁

    同“鹊桥”。清周亮工《己丑佟怀东斋中分得麻姑降蔡经家》诗:“未能控鹤分麟脯,顾见牵牛渡鹊梁。”【词语鹊梁】   汉语大词典:鹊梁

  • 题秋扇

    源见“班姬咏扇”。抒发失宠遭受冷遇的凄婉哀怨之情。唐崔道融《班婕妤》诗:“自题秋扇后,不敢怨春风。”

  • 龟冷搘床

    源见“支床龟”。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宋陆游《杂兴》诗:“骥衰伏枥心千里,龟冷搘床寿百年。”主谓 语本《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饰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后来遂

  • 斆颦

    同“效颦”。宋王禹偁《海棠木瓜二绝句.海棠赠木瓜》:“群花自合知羞耻,莫对西施更斆颦。”【词语斆颦】   汉语大词典:斆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