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信都县

信都县

①秦置,属巨鹿郡。治所即今河北邢台市。汉高帝元年 (前206) 项羽改为襄国县。

②西汉置,为信都国治。治所即今河北冀州市。东汉为安平国治。三国魏为冀州治。北魏为长乐郡治。隋大业初废入长乐县。唐初复置,仍为冀州治。天祐二年 (906) 改为尧都县,寻复为信都县。明洪武二年 (1369) 废入冀州。

③1912年改信都厅置,属广西苍梧道。治所即今广西贺县东南信都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撤销并入贺县。


(1)古县名。(1)秦置,治今河北省邢台市。属巨鹿郡。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张耳、陈余立赵歇为赵王,都于此。项羽改名为襄国县。(2)西汉置,治今河北省冀州市。先后为广川国、信都郡、乐成国、安平国、长乐国治。三国魏后为冀州治。隋大业二年(606年)省入长乐县。唐初复改长乐县置,天祐二年(905年)改为尧都县,寻复旧,仍为冀州治。明洪武六年(1373年)省入冀州。(2)旧县名。1912年由信都厅改置,治官潭墟(今广西贺州市南信都镇)。1952年撤销,并入贺县。


猜你喜欢

  • 石窟镇

    金置,属离石县。在今山西离石县东。

  • 巴阳溪镇

    在今四川云阳县西巴阳溪注入长江处之巴阳村。镇以巴阳溪而名。明嘉靖《云阳县志》卷5:有巴阳公馆、巴阳水驿、巴阳河,均在县西五十里。《清一统志·夔州府二》:巴阳驿“在云阳县西六十里”。一说在今县东龙洞乡东

  • 常平墟

    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南常平镇,广九镇路经此。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69: 东莞县 “墟市” 有常平墟。

  • 东山堂

    宋周行已建,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积谷山下。翁卷《寄题东山堂》诗云:“惟见烟霞起,全无市井喧。观来巢木杪,鼋出戏蒲根。”

  • 常峪城

    亦作长峪城。明正德十年 (1515) 筑,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八十里长峪城村。设守御千户所驻此。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筑,在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后废。

  • 邓赕

    宋大理置,属首府大理地区。治所在德源城(今云南洱源县南三十六里,邓川镇东北郊)。元改邓川州。

  • 邓柯县

    1913年改登科府置,属边西道。治所在今四川石渠县南洛须镇。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1978年撤销,并入石渠、德格二县。旧县名。本旧登科府,1913年裁府改县并改名。

  • 绿眉水

    即今广西崇左县南江州河。《明一统志》卷85江州: 绿眉水 “在州治南。流入左江”。

  • 夷安潭

    在今山东高密市北。《水经·胶水注》:“胶水之左为泽渚,东北百许里谓之夷安潭,潭周四十里,亦潍水枝津之所注也。”《元和志》卷11高密县:“夷安泽,在县北二十里,周回四十里,多麋鹿蒲苇。”元于钦《齐乘》卷

  • 太昭县

    清宣统二年(1910)置,属西藏。后划归西康省。治所在今西藏工布江达县西北太昭,后改工布江达宗。旧县名。本清札木达城(江达)。1913年改置太昭县,治今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西北太昭。后改工布江达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