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善卷洞

善卷洞

又名驹石室、龙岩洞。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寰宇记》 卷92宜兴县: 国山 “山东北有两重石洞,土人呼为石室。周幽王二十四年忽开,可容千人。又有石柱,呼为玉柱”。今洞面积五千多平方米,长八百多米,有上、中、下三层,水洞相连,颇为壮观。附近有国山碑等遗迹。


在江苏省宜兴市区西南约25千米的祝陵村螺岩山上。全洞共3层,分上中下后4部分,面积约5000平方米,游览路程长约800米。夏凉冬暖,因称暖洞。上洞宛似螺壳,气温终年保持23℃,中洞出口在山前,又称前洞。善卷之奇,主要是下洞和水洞。下洞狭长,有飞瀑流水,直泄悬崖,奔放澎湃,故名瀑布洞。与后洞相连的水洞长120米,辗转曲折,轻舟一叶,荡漾其间,别有风趣。中洞崖壁上原有唐大中四年(850年)“十仙”游洞的留题和南朝齐末梁初著名书法家陶弘景的题刻。洞内钟乳石千奇百怪,最大的高达7米,甚为壮观。此洞与张公洞、灵谷洞称作“宜兴三奇”。从后洞登岸,过白罗天女塔,有“碧鲜庵”碑刻,据《宜兴县志》记载,此庵为晋祝英台读书处,现已不存。


猜你喜欢

  • 肥成县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肥成市北老城。东汉属济北国,寻省入卢县。三国魏复置,西晋废。即“肥城县”。

  • 凤鸣市

    即今浙江桐乡市(梧桐镇)。《方舆纪要》卷91桐乡县:“宣德五年,割崇德之梧桐八乡置县,治凤鸣市。”即此。

  • 玉镜潭

    在今安徽贵池县西南。唐李白、南宋周必大皆曾游此。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西南。唐李白、南宋周必大皆曾游此。

  • 兜率岩

    一名灵岩。在今湖南资兴市东。《方舆胜览》 卷25郴州: 兜率山在 “资兴寨旁,有石像如僧十八”。明 《寰宇通志》 卷60: 兜率岩 “在兴宁县 (今兴宁镇) 西二十五里旧治西南。岩内空阔,有石观音罗汉

  • 三水口

    在今广东三水市西河口镇南隔江江根村。明洪武二年(1369)置巡司于此。

  • 侯潮门

    南宋临安城 (今浙江杭州市) 东门之一。吴越国时名竹车门,南宋改名候潮门。故址在今江干区候潮路与候潮路直街相接处附近。1913年拆除。

  • 诸葛亮城

    唐南诏置,属永昌节度。在今云南保山市西隅,高黎贡山东坡。

  • 静海军

    ①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吴越置,治所在温州 (今浙江温州市)。北宋初废。②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升静海镇置,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不久改为通州。(1)又作靖海军。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年)吴

  • 雄武军

    在今天津市蓟县东北与河北兴隆县接界处。《旧唐书· 安禄山传》: 天宝六年 (747),“于范阳北筑雄武城,外示御寇,内贮兵器,积谷为保守之计”。其后于此设军使,为州境要地。《资治通鉴》: 唐会昌二年

  • 埇坎地面

    在今吉林珲春市北、汪清县东南磨盘山一带。《明孝宗实录》 卷197: 弘治十六年 (1503),“阿速江卫并埇坎、苏分地面野人……俱欲朝贡”。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