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屿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西南。大琉球之名在明初乃台湾本岛之旧称。明万历以后,小琉球之名乃专指本岛。《清一统志·台湾府》:小琉球屿“在凤山县南(今高雄市北左营区) 一百里下淡水南大海中。《旧志》:屿周二十余里。《通志》:突起一峰,盘郁苍翠,中无人居,多产椰子竹木。下多巉岩巨石,大舟湾泊甚难,盖凤山县之水口也”。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西南海中琉球屿。《大清一统志》福建台湾府:“小琉球屿,在凤山县南一百里下淡水南大海中”,即此。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西南。大琉球之名在明初乃台湾本岛之旧称。明万历以后,小琉球之名乃专指本岛。《清一统志·台湾府》:小琉球屿“在凤山县南(今高雄市北左营区) 一百里下淡水南大海中。《旧志》:屿周二十余里。《通志》:突起一峰,盘郁苍翠,中无人居,多产椰子竹木。下多巉岩巨石,大舟湾泊甚难,盖凤山县之水口也”。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西南海中琉球屿。《大清一统志》福建台湾府:“小琉球屿,在凤山县南一百里下淡水南大海中”,即此。
在今江西萍乡市东南安源镇半边街。1922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筹备委员会。5月1日,正式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这里最初是湖北同乡会会址, 由俱乐部租用。安源路矿工人罢
即冻州。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镇。《方舆纪要》卷110上下冻州:“本西原农洞地,旧名冻江,宋置冻州。”
①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即今山西天镇县北新平堡。东汉废。②西晋太康二年(281)析曲阿县延陵乡置,属毗陵郡。治所在今江苏丹阳市西南三十五里延陵镇。隋开皇九年(589)移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属江都郡。
明正统十年 (1445) 巡抚马恭置,属绥德州。即今陕西横山县东北四十里波罗镇。以有波罗寺为名。清改波罗营。
一名勒工街。在今江西浮梁县北八十里勒功。清时尝置巡检于此。
在今上海市嘉定区原县城西南。《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嘉定县: 黄渡浦 “南通吴淞江,对岸即大盈浦也。黄渡之北曰吴塘,北出练祁塘,达于刘家河”。今黄渡浦已湮。
唐永徽二年(651)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在今吉林大安县西北洮儿河注入嫩江处。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5:洮儿河“又折东北曲曲流三百里至札赖特旗南汇为纳蓝撒蓝池,犹言日月池也,东流入嫩江”。《清一统志·扎赉特》: 日月池“在旗南一百里。蒙古名
在今湖北松滋县东北。明曹学佺 《名胜志》: “隋开皇间,有僧过此,谓人曰: 此山似吾舍卫国竺园。因名。” 《方舆纪要》 卷78松滋县: 竺园山“在县东四十里。下有鹿头陂,两崖陡削,傍有微径,仅通人行”
即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四十五里兰陵镇。清属兰山县。乾隆六十年(1795)移兰山县丞驻此。即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南兰陵镇。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移兰陵县丞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