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陵阳镇

陵阳镇

即今安徽青阳县南六十里陵阳镇。汉陵阳县城故址。《清史稿·地理志》 青阳县: “东南: 陵阳镇,有废司。”


(1)在安徽省青阳县南部偏东、陵阳河西岸。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陵阳街,人口 1140。 为汉陵阳县治遗址,沿用古县名。1952年设陵阳乡,1958年建公社,1983年复设乡,1992年置镇。产稻、蚕茧、茶叶、油料作物等。特产茶叶、香菇、木耳、石耳。所产黄石名茶久负盛名,曾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有制茶、竹木加工、篾席、粮油加工、农机修配等厂。历为县南首镇,多富商大贾,有“富贵陵阳”之说。为县南粮油及山区土特产集散地。合黄公路经此。古迹有宋建南流桥。(2)在山东省莒县东南部,南傍鹤河,西临沭河。面积54.6平方千米。人口4.03万。镇人民政府驻地大河北,人口600。因在汉代王者墓之阳,故名陵阳。1954年秋改称莒县第八区,1955年复名陵阳区。1958年春撤区称陵阳乡,同年9月成立明星公社。1959年改称陵阳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水稻、花生、苹果、烟草等。有轧钢、织毯、农机修配等厂。石兖公路经此。古迹有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3)在河南省林州市中北部。面积19.7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北陵阳村,人口1000。因地处陵阳河北岸得名。1993年设陵阳镇。产小麦、玉米、豆类、甘薯等。有钢铁、冶金、建材、金刚石、工程塑料等厂。有公路南通林州市区。


猜你喜欢

  • 淇门镇

    北宋置,属汲县。即今河南浚县西南六十里淇门。元为漕运重要转运站。《元史·食货志》:“运粮则自浙西涉江入淮,由黄河逆水至中滦旱站,陆运至淇门,入运河,以达于京师。”在今河南省淇县东南淇、卫二河交汇处。唐

  • 上阳宫

    唐高宗上元年间修建,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约四里洛水北岸。《旧唐书·地理志》:宫城在东都城西北隅,“上阳宫在宫城之西南隅,南临洛水,西拒谷水,东即宫城,北连禁苑。宫内正门正殿皆东向,正门曰提象,正殿

  • 保定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保定路置,属北平行中书省 (后直隶京师)。治所在清苑县 (今河北保定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潴龙河、唐河、拒马河之间及高碑店、雄县、深泽、深县、辛集等县市地。191

  • 泉溪镇

    北宋置,属衡阳县。即今湖南衡南县东泉溪镇。(1)古镇名。北宋时置,即今湖南省衡阳市东泉溪市。(2)今镇名。(1)在浙江省武义县东北部。面积87.2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泉溪,人口2210。以

  • 庐州府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庐州路置,为江淮行中书省治。明洪武后直属南京。治所在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合肥、六安、庐江、无为、巢湖及湖北英山等市县间地。清属安徽省。1912年废。

  • 云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

  • 乌峡山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北十里。《明史·地理志》 岑溪县:“东北有乌峡山。”《方舆纪要》卷108岑溪县:乌峡山“壁立万仞,险峻可凭”。

  • 耆阇寺

    耆一作祗。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内鸡鸣山西。《陈书·后主纪》: 祯明三年 (589),隋将贺若弼、韩擒虎等趋建康,陈后主遣 “樊毅屯耆阇寺”。即此。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年)隋军伐陈

  • 观音峡

    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为嘉陵江三峡之一。清乾隆《巴县志》卷1:观音峡“两崖石壁数仞,左有龙洞,高二丈许,深不可测,曾艤舟洞口。洞中泉水潺潺,不可近。春夏水涨,则洞口淹没,舟不敢行。在悬崖多瀑布,溅玉飞雪

  • 南乡县

    ①东汉建安中刘备分成固县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南十五里。西晋太康二年(281) 改为西乡县。②东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丹江水库内。三国魏为南乡郡治。西晋太康中属顺阳郡。东晋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