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护军

中护军

官名。东汉置,掌军中参谋、协调诸部。《后汉书·班彪列传下》: 明帝永元(58—75)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班)固为中护军,与参谋。”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改护军置。魏沿置,四品,资重者可迁护军将军,掌武官选举,与中领军同掌禁军,出征则督护诸将; 隶中领军 (领军将军)。入晋则不隶领军,亦不典武选,升三品,自领营兵; 东晋元帝永昌元年 (322) 省并入领军,明帝太宁二年 (324) 复分置,掌督护京师以外地方诸军。属官有长史、司马、功曹、主薄、五官,受命出征则置参军。南朝沿置,宋三品,梁十四班,陈三品、中二千石。北魏则侍臣带护军始加中字,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二品中,二十三年定为三品。北齐三品,管四中关津,舆驾出则护驾,统东西南北四中郎将府及诸关尉、津尉,属官有长史、司马、功曹、五官、主簿、录事及诸曹参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 (796) 亦置,以宦官充任,为左右神威军监军使加号,以示尊宠。


官名。汉置,大将军出征,置中护军一人,掌护将军。《后汉书·窦融传》:“北单于以汉还侍弟,复遣车谐储王等款居延塞,欲入朝见,愿请大使。宪上遣大将军中护军班固行中郎将,与司马梁讽迎之。”曹操为丞相,置护军,掌护卫。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属官有长史、司马。晋沿置,领营兵,属官有长史、司马、功曹、主簿、五官,受命出征则置参军。其后,梁、北齐等皆沿置;北齐中护军掌四中关津,舆驾出则护驾。唐代左右神策军中也置中护军,位在护军中尉下,判官上。见《晋书·职官志·护军将军》、《隋书·百官上、中》、《新唐书·百官四上·左右神策军》。

猜你喜欢

  • 南院司空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南大王院官员,在南院司徒下。

  • 龙虎山正一真人

    明朝中央朝廷赐予龙虎山(今江西贵溪县西南) 道士张氏 (汉张道陵后裔) 的世袭封号,全称“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领道事张真人”,正二品。太祖洪武元年(1368)始封此号,隆庆(1567—1572)间

  • 防御判官

    官名。唐朝玄宗天宝(742—756)后置,为防御使属官。五代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定为准七品官。宋朝沿置,属两使职官,为选人七阶第二阶,选士人充任,三任六考,进士出身者授太子中允,余者授著作佐郎。神

  • 凉都尹

    官名。十六国后凉京都行政长官。《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四年》:“(吕纂)以后父(杨)桓为尚书左仆射、凉都尹(胡三省注:“凉都姑臧,改武威太守为凉都尹)。”

  • 王国大农

    官名。西汉始置,本为司农。景帝时改称大农,见《宋书·百官志下》。三国魏称为王国大司农,秩第七品。晋代复改称大农,为王国三卿之一。南朝宋齐梁陈与北魏、北齐之制与晋同。隋唐亲王国官亦有大农。唐制“秩从八品

  • 骑曹参军事

    官名。① 隋朝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左右领军府置,从八品上或正八品下,文帝开皇三年(583)改为司骑参军事。唐朝诸卫沿置,玄宗开元(713—741)初复名骑曹参军事,各置一员,正八品下,掌诸外府

  • 崇祥院

    见“大承华普庆寺都总管府”。

  • 儒林从事

    官名。晋朝置,黄颖曾任此职,见《隋书·经籍志》,当为州属官。州学官名。《隋书·经籍志一》有儒林从事黄颖注《周易》四卷,惟不知为何州。

  • 左宣徽使

    官名。金朝宣徽院长官,秩正三品。参见“宣徽院”。

  • 西州上将军

    将军名号,汉置,割据西北的隗嚣自封为西州上将军。《后汉书·隗嚣传》:“(隗嚣自长安)亡归天水,复招聚其众,据故地,自称西州上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