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典祀中大夫

典祀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典祀司长官,员一人,掌有关祭祀的各种事务。正五命。下设小典祀下大夫,小典祀上士以佐其职。领司几筵中士、司罇彝中士、掌郁中士、司鬯中士、司牺中士、司鸡中士、司郊上士、司社中士、掌次上士等官属。武帝建德二年 (573) 省。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典祀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理四郊外祀祭坛的守护,坛外四周各有界域,执掌坛域的政令。北周春官府所属有典祀中大夫,正五命,掌如《周礼》中的典祀。任此职者,见《周书·贺若敦传》:“拜典祀中大夫,寻出为金州都督七州诸军事金州刺史。”副职为小典祀下大夫,正四命;属官有小典祀上士,正三命。又有司几筵中士、下士,司樽彝中士、下士,掌郁中士、下士,司鬯中士、下士,司鸡中士、下士,司郊上士、中士、下士,司社中士、下士。

猜你喜欢

  • 地方警察厅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依照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一月八日公布的《划一现行地方警察官厅组织令》的规定,设于各省省会及商埠地方,承内务总长及省、道行政长官之命,管理警察行政事务。厅内分设总务、行政、司

  • 州军府功曹参军

    官名。《书钞》六九引孙绰所作《功曹参军驳事笺》说:“纲纪居管辖之任,以纠司外内,驳议弹劾,诚无所拘。然所以献可替否,扶直绳违也。”此处所述纲纪之任,虽非专指军府而言,然可知军府功曹之职亦在于纠驳献替。

  • 大理寺录事

    官名。北齐大理寺所属有录事。唐沿置,员额二人,秩从九品上,掌登记收发文书的日期。

  • 司卫上大夫

    官名。北周置。简称“司卫”。侍卫长官,掌东宫卫士,在非常时期亦可统率皇帝宿卫兵马,权任甚重。周武帝北征至云阳宫,患病,召宇文孝伯授以此职,总宿卫兵马事。分置左、右。其下设左、右司卫中大夫、司卫上士、司

  • 知公廨侍御史

    官名。唐置,属御史台台院。员额一人,常驻台内,处理御史台的一切日常事务。

  • 协同官

    官名。清朝礼部教坊司之属官。分掌殿廷朝会乐律及舞仪之事。顺治元年(1644)设,初定十五人,继裁五人。正九品。雍正七年(1729)裁。

  • 部堂

    清朝各部尚书、侍郎之通称。又作为总督之别称。清朝称各部尚书、侍郎为部堂,各衙门长官也称部堂,各省总督加尚书衔的,也称部堂。

  • 从宜府

    官署名。元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受京兆分地,奏以河东解州盐供军用,立从宜府掌管其事,屯田凤翔,募民受盐入粟,转输四川。宪宗七年(1257)罢。

  • 浙江部郎中

    官名。明初户部浙江部、刑部浙江部均置,各一人,正五品,掌本属部之事。参见“浙江部”。

  • 暴室啬夫

    官名。主暴室事,暴室为宫中织作染练之署,有宫人狱。官名,汉置,为暴室长官,掌暴室事。暴室为宫中织作染练工厂,有医务室,也有宫人狱。《汉书·宣帝纪》:“既壮,为取暴室啬夫许广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