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元代秘书监的长官,其地位在秘书监太监、少监之上。见“秘书监(2)”。
官名。为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的长官。见“行政院政务处”。
即“都兵郎”。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敌烈麻都司长官。官名。辽太祖始置,以耶律敌剌为之,掌礼仪,后为敌烈麻都司长官,在北面朝官中品秩最低。参见“敌烈麻都司”。
见“户部榷关”。
官名。宋朝置为东宫属官,以内侍兼任。官名。宋置,见“右春坊”。
官名。同“大司工”。春秋时期始见。见《鄜大司攻鬲铭》。参见“大司工”。
吏员名。明清时山阳县(明代属南直隶,清代属江南)有堤官一人,秩未入流,掌守护河堤。
县僧官名。北魏置,《魏书·食货志》说:“庄帝初……制,……诸沙门……粟入外州郡仓七百石者,京仓三百石者,授县维那。”掌本县僧人的剃度,僧人行旅的文移以及僧祇粟的管理。北齐改称县沙门曹。金代亦以县维那管
官名。职掌、品级同“左积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