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十二卿

十二卿

官名合称。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以太常卿、宗正卿、司农卿为春卿,太府卿、少府卿、太仆卿为夏卿,卫尉卿、廷尉卿、大匠卿为秋卿,光禄卿、鸿胪卿、大舟卿为冬卿,合为十二卿。


南北朝以前有九卿,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又增三卿,共十二卿,分春夏秋冬,各三卿,太常、宗正、司农三卿为春卿;太府、少府、太仆三卿为夏卿;卫尉、廷尉、大匠三卿为秋卿;光禄、鸿胪、太舟为冬卿。十二卿都有丞、功曹、主簿。见《隋书·百官上·诸卿》。

太常卿掌明堂、二庙、太史、太祝、廪牺、太乐、鼓吹等。宗正卿掌皇室、外戚之籍。司农卿掌农功仓廪,统太仓、导官、籍田等。太府卿掌金帛府帑等。少府卿掌材官将军左中右尚方甄官等。太仆卿掌南马牧、左右牧、龙厩、内外厩等。卫尉卿掌宫门屯卫兵。廷尉卿掌监东西中华门。大匠卿掌土木工程建筑。光禄卿掌宫殿门户等。鸿胪卿掌导护赞拜。

猜你喜欢

  • 太后两宫宫令、宫丞

    官名。金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置,宫令,正八品;宫丞,正九品。

  • 左宫正

    参见“太子宫正”。

  • 亭寺

    官署名,汉朝亭的办事机关称亭寺。《后汉书·孝质帝纪》:“丹阳贼陸宫等围城,烧亭寺,丹阳太守击破之。”其后,南朝宋等沿置。《宋书·明帝纪》泰始四年九月诏曰:“自今凡窃执官仗,拒战逻司,或攻剽亭寺,及害吏

  • 蕃殖科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军牧司所属二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马匹之蕃殖,马科之改良,马牛羊驼数字之统计。以及陆军各镇马骡之治疗。置科长、科员、录事。

  • 右陛长

    官名,汉置,俸比六百石,掌值班虎贲郎,朝会时在殿中。见《后汉书·百官志》。

  • 九品中正

    即九品官人之法与中正制度的省称,详见“九品官人之法”和“中正”。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在州设大中正,在郡县设小中正;由小中正把士人分为九等,每十万人举一人,上报大

  • 右卫

    ①禁军指挥机构。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分中卫而置,设将军一员,掌领宿卫营兵; 又置长史、司马、功曹、主簿等属,并掌佽飞虎贲,前驱、由基、强弩三部司马及虎贲、羽林、异力、上骑、命中虎贲等五部督。东晋

  • 五押招讨大将军

    官名。辽北面官,西南面五押招讨司长官。

  • 春曹

    礼部之别称。

  • 皇内司

    官名。北魏置,为后宫女职,典宫内事。《吴光墓志》: “大魏熙平元年(516),岁在丙申,七月丙寅朔,十六日辛巳,皇内司终于天宫。”(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