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名目。明朝泛指增拔贡生之制。清初定为五贡之一,每六年一次,乾隆七年(1742)改十二年一举。每次选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人,由各学政经考选保送入京,经朝考合格者,分别派充京官、知县或教职。科举制度
见“司钥章京”。
官名。又称乙室大王、乙室王。辽乙室王府长官,掌乙室部部族军马之政。任职者多为皇族、国舅等族之人。官名,辽置,也称“乙室王”或“乙室大王”,见“乙室王”条。
“中兵都令史”的简称。
宋代三司内部机构,为盐铁七案之一,掌茶的专卖事务。
武官名。清置,属前锋营,掌分辖营众,见“前锋营”。
官名。匈奴置。由四贵姓中的须卜氏(一译作卜氏)充任。
爵名。为五等爵公侯伯子男的最低一级。
官名。北魏置,六品上,为中军将军的属官。见《魏书·官氏志》。
官名。明建文(1399—1402)中改通政使司为通政寺,改通政为少卿。成祖朱棣即位,复旧。官名。明置,为通政寺副贰长官,位在卿下,佐卿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等事。惠帝建文年间,改通政使司为通政寺,改通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