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胜将军
参见“十威将军”。
参见“十威将军”。
官署名。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改管领诸路怯怜口民匠都总管府置,次年复改为府。见“管领诸路怯怜口民匠都总管府”。
官名。北齐置。参见“御细部”。
官名。南朝宋置,为后宫官,比六品。见《宋书·后妃传》。
北洋政府时期临时执政府的内部机构。办理府内总务,职官设置不详。
官制用语。宋朝铨选之制,选人各有选限,自一选至九选不等,选限满,始许赴铨试。如有劳绩,减其选限数,初前赴铨试,称为减选。
参见“兵部左侍郎”。
官名。南朝宋始置,为尚书省功论曹长官。亦称功论郎中。南齐、梁、陈沿置。宋六品,梁五班,陈四品,秩六百石。资深者称侍郎,梁六班。参见“功论曹”。
官名。见“庶吉士”。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八班,大通三年(529)定制后拟骁雄将军等号。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正三命。职掌参见“畿伯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