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府丞

府丞

官名。①汉朝郡府之属吏。《后汉书·朱博传》: “于是府丞诣阁,博乃见丞掾曰: ‘以为县自有长吏,府未尝与也,丞掾谓府当与之邪。’”《后汉书·羊续传》: “为南阳太守,常敝衣薄食。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又,汉末称郡丞为府丞。② 明朝置,为两京顺天府、应天府之佐官,每府一人,正四品。协助府尹掌京府之政令,兼领学校。清沿明制,设于顺天、奉天二府,正四品,汉缺。专职分理学务。顺天府自乾隆五十八年(1793)专设学政(隶属直隶总督)后,府丞仅管府属各州、县考试童生及管理金台书院等事。奉天府丞则掌盛京、吉林学校之政令,同各省学政之治。③清朝宗人府之职官,汉缺,正三品。掌校理汉文册籍。详“宗人府府丞”。


1、郡丞的别称。《后汉书·羊续传》:“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旧典,二千石卒官赙百万,府丞焦检遵续先意,一无所受。”

2、明朝顺天府、应天府的副长官,清朝顺天府、奉天府的副长官。见《明史·职官四》、《清史稿·职官志三》。

3、金朝大宗正府、清朝宗人府的副长官。见《历代职官表·宗人府》。

猜你喜欢

  • 右藏令

    官名。西晋少府属官,东晋省。南朝梁、陈皆置,隶太府卿,梁为流外三品勋位。北齐为太府寺右藏署长官。隋朝沿置,有二员,从八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升从六品。唐朝置二员,正八品上,掌内库金玉、珠宝、铜铁

  • 县道

    少数民族居住的县叫道。《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后汉书·百官五·县》:“凡县主蛮夷曰道。”

  • 历纸

    考课官员的考状。宋制,凡命官均由吏部南曹给印状历纸,由诸司长官于平时在历纸中记录下属官员的善恶,以作为铨注的根据,相当于唐代的司考。所属官员秩满,由长官详加检视,定其殿最。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

  • 官户

    ① 官场用语。宋朝一品至九品官员之家称为官户。进纳出身者,须至正七品以上,始为官户。触犯刑律时,按不同品级享有议、请、减、赎的特权。并可免除大部分职役。②没入官家为奴者,其户称官户。《唐律疏议》卷一《

  • 互市监副监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为四方使者署互市监次官,一人。

  • 都运

    都转运使简称。都运是都转运使的简称。详见“都转”、“都转运使”条。

  • 监医副

    官名。清末法部属官。详“法部监医副”。

  • 宰官令

    官名。北魏置。掌供御膳。《魏书·慕容白曜传》:“(慕容契)迁宰官令,徵好碎事,颇晓工作,主司厨宰,稍以见知。”

  • 高车虎贲司马

    官名。北魏置。侍卫武官首领,佐高军虎贲将军统领高军虎贲,位在高车虎贲将之上。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武官名。北魏置,见“高车虎贲司马”。

  • 长爵

    即高爵。《汉书·贾谊传》:“今西边北边之郡,虽有长爵不轻得复。”颜师古注引张晏曰:“长爵,高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