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总理行营事务处

总理行营事务处

官署名。清制,行营为皇帝出巡时临时建立的驻跸处所,亦称“御营”。据《光绪会典事例》卷一一五五记载:“康熙初年规定,驻跸之地,均按向导总统等先期指示地盘,护军统领、营总各一人,率护军参领、护军校、护军预往,同武备院卿司幄及工部官设立行营,中建帐殿御幄,围以黄髹木城,建旌门,覆以黄幕,其外为网城,正南东西各设一门。”网城百步外,则由八旗各设警跸帐房。光绪初年置总理行营事务处,设总理大臣六人,由宗室王公、蒙古王公及满洲大臣中特简,掌行营的政令。其具体的任务是:在皇帝出巡前期,考出巡所需日期,拟所走路程,定扈从官员数目,奏明后通知各有关衙门分别准备。行营或行宫安设齐备后,总理行营大臣周历巡视,看其是否安全妥当。皇帝将至由他们警跸,凡不应在内者概行驱出。总理大臣之下设有办事章京十六人,以护军参领兼任,掌章文移。总理行营事务处虽为常设衙门,但官员均为兼职,人数不多,平时各回原衙,于皇帝出巡时集中办事。

猜你喜欢

  • 行营马步使

    武官名。后唐置,掌行营军马。《资治通鉴·唐纪三》记“安从诲从者争舟,行营马步使陶玘斩以徇。”

  • 蒙古翰林院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秩从二品,专掌蒙古文字诏敕文书及译写一切文字。成宗大德五年(1301),升正二品。仁宗皇庆元年(1308),又升为从一品。置承旨、学士等职。下辖蒙古国子监、蒙

  • 抄儿赤

    蒙古语,意为“乐师”、“琴师”。元朝司乐官员之称。

  • 内侍

    官名。北魏为内官,即侍从宫禁的亲近官员,多由亲贵子弟充任。《魏书·陆俟传》:“太宗践祚,拜侍郎,迁内侍,袭爵关内侯。”隋朝为内侍省长官,用宦者,置二员,从四品上;炀帝大业三年 (607) 改长秋令,用

  • 提控诸乌鲁古

    官名。金朝置,正四品,掌控诸群牧所。“乌鲁古”是“金语”音译,汉语为“群牧所”。见《金史·百官三》。官名。金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置,此年以安远大将军尚厩局使石抹贞兼钦州刺史为之,下设女真司直二人

  • 廷尉少卿

    官名。北魏始置,为廷尉卿次官。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三品上,二十三年改四品上。北齐初沿置,后设大理寺,遂改置“大理少卿”。

  • 腾骧左卫指挥使

    武官名。明置,见“四卫营”。

  • 总师傅

    官名。清朝上书房之主管官。负责教授皇子、皇孙。详“上书房“。

  • 奉天倡义大元帅

    官名。明末李自成农民军置。始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农民军攻克承天 (今湖北钟祥等地) 后,李自成用以自称。同年改称新顺王,此称遂不再用。

  • 北部给事

    官名。北魏置,为内廷派驻北部曹的官员,佐理曹务,并负有监察之责。《魏书·尧暄传》:“(吕) 受恩为侍御中散,典宜官曹,累迁外都曹令,转北部给事,秦州刺史。”从三品上,孝文帝太和(477—499) 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