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皇城司

皇城司

官署名。五代始置。宋初改武德司,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复旧名。掌皇城出入管籥木契、亲从官与亲事官名籍,拱卫皇城。其皇城使、副使为武臣叙迁之阶,不领本职。另置勾当皇城司公事为长官,以诸司使、副使及内侍都知、押班充任。南宋初,设行营禁卫所,高宗绍兴元年(1131)改称行在皇城司,置提举官与提点官,改勾当皇城司公事为干办皇城司公事。西夏亦置,西夏语音“斡尼则啰”,属次等司,设正使、承旨各四员。


官署名。五代时始设此官署,其职为拱卫皇城。其长官称皇城使,以君主的亲信担任。宋代沿置。但是,宋朝以官寄禄,表示资历待遇,号为正官,不另有皇帝命令不管本司事,因此,宋朝皇城司的实际主管官员,不是皇城使而是“干当官”。《宋史·职官六·皇城司》:“皇城司,干当官七人,以武功大夫以上及内侍都知、押班充。掌宫城出入之禁令。凡周庐宿卫之事、宫门启闭之节隶焉。”

猜你喜欢

  • 尚衣局使、副使

    官名。金置,为尚衣局的佐官。见“尚衣局”。

  • 兰省

    指秘书省。唐高宗龙朔二年改秘书省为兰台,因此唐人诗文中称秘书省为兰省或兰台。

  • 充媛

    嫔妃名。唐朝置,为九嫔第九,正二品。宋、金皆为正二品内命妇。内命妇名。唐制九嫔之一,为皇帝之妾,秩正二品。金代亦以充媛等九人比九嫔,视正二品。

  • 持书执法

    官名。即“治书执法”,见该条。

  • 侯庶子

    侯的家臣之一。《战国策·秦策》记甘罗年十二,为文信侯少庶子。汉承秦制,规定列侯置庶子一人,与家丞同主侍侯,理家事。东汉时规定列侯所食封户不满千户的不得置家丞,但得置庶子一人。三国魏亦置,见洪饴孙《三国

  • 提牢厅

    官署名。清朝刑部所属机构。掌理狱卒,稽核南、北二所收禁人犯,发放囚衣、囚粮、药物等。设主事,满、汉各一人; 司狱,满四人、汉军、汉人各二人; 经承二人。另有太医院所派之医士二人隶厅轮值。光绪三十二年(

  • 作坊副使

    官名。宋朝初年置,太祖开宝九年(976)分置南、北作坊副使。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 (998),定为同七品。神宗熙宁三年(1070),改为东、西作坊副使。元丰 (10

  • 肃和郎

    阶官名。金朝教坊官二十五阶之第十二阶,秩从六品上。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教坊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六品上,称肃和郎。见《金史·百官一》,参看“教坊”条。

  • 史馆编修

    官名。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置,掌编修史籍,以别官兼任。

  • ①西周官署统称。《毛公鼎铭》: “王曰: ‘父, 已曰级兹卿事寮, 太史寮于父即尹。’”②同官僚友。《左传·文公七年》: “同官为寮。”③即“官”,通“僚”。参见“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