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清初兵部职方司所属职官。掌京师城门之守卫。顺治四年(1647)改“门千总”。
祠部郎中、员外郎通称。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蒙藏院的长官。见“蒙藏院”。
武官名。西夏置,为殿前司的主官。见“殿前司”。
节度使、观察使合称。
官名。北齐太子左卫坊属官,从七品上。
爵位的等级。《吕氏春秋· 制乐》: “颁其爵列等级田畴以赏群臣。”爵位。《荀子·政论》:“凡爵列官职赏庆刑罚,皆报也,以类相从者也。”《后汉书·皇后纪序》:“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宫备七国,爵列八品。”
官署名。明朝北京大理寺的省称。因与南京大理寺相别,故名。
官名,周设此官,掌教东方夷族舞乐。见《周礼·春官·韎师》。
廷臣议事制度。明朝凡有大政及推举文武大臣,内阁会同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六科给事中计议,然后具本奏闻,由皇帝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