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世管佐领

世管佐领

又作世佐领。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八旗基层组织及其首领之称。其首领,为世职官之一。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起至清入关后,其来源有:(1)率领族、属人丁归附者,即以其人丁编设佐领,令率领人或其子孙为管理者。(2)以父祖曾对后金、清王朝作出一定贡献而承管佐领者。(3)才能服众,令管理佐领,遂世世相承此职者。(4)分编佐领时,即令承管而连续任职超过五辈者。此种佐领额数最多,为清代八旗组织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八旗满洲475,八旗蒙古97,八旗汉军133,共为705个。其员缺,原佐领子孙不论有无官职、或年岁未满,皆可得“拟正”之分(份);原佐领亲兄弟曾经管过同一佐领者,其子孙亦可得“拟陪、拟备”之分。应袭此职者,列成正、陪、备三段式名单,名下加注马步箭考语,连同袭职家谱进呈皇帝审核,经“引见”而补授。此职,武职正四品。如佐领尚在幼年,称为不掌图记(印名)佐领,其职择本旗人员署理,至其长成承管为止。

猜你喜欢

  • 使马部

    清代对黑龙江南北部分鄂伦春人的称呼。因用马匹作乘载工具,故名。亦称使马鄂伦春,以区别于使用驯鹿的鄂伦春人。据《黑龙江志稿》,居鄂伦春分布区的西部。今居我国境内的鄂伦春人,早已不使用驯鹿,皆骑马出猎,无

  • 高升太

    即“高升泰”(1916页)。

  • 耶律怀义

    金大臣。本名孛迭。契丹族。耶律氏。辽宗室子。初仕辽,年24,以战功累迁同知点检司事。谏阻辽天祚帝谋奔于夏,不听,遂窃取辽帝厩马降金。领谋克从军,随完颜宗翰等经略西方。太宗天会(1123—1135)初,

  • 官达色

    ?—1780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以前锋从征准噶尔,授蓝翎侍卫。准噶尔平,予云骑尉世职,迭迁副参领、云南顺云营参将。随经略大学士傅恒征缅甸,监铸炮,旋授健锐营前锋参领。乾隆三十六年(177

  • 五尺道

    古道名。秦并六国后,为把统治势力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令常頞主持开凿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交通要道。此路北起今四川宜宾,经云南盐津、昭通,南抵曲靖。因山路险峻,路宽仅为五尺,故名。汉武帝时又派唐蒙率

  • 郅支满

    见“朱驹波”(792页)。

  • 披曼

    傣语音译,意为“寨神”或“社神”。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原始宗教崇拜之一。披曼多为传说中的本寨建寨者或村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以木椿、石条立于村寨中心,为其神的象征。每年于栽秧前或秋收后举行隆重祭祀,祈求丰收

  • 玛哈巴拉

    清朝蒙古王公。喀喇沁部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齐齐克长子。乾隆四十年(1775),年虽幼以才堪造就,加恩赐公品级,袭札萨克一等塔布囊。五十一年(1786),尚乡君,封额驸

  • 努固德

    ?—1757清代勇士。索伦人。隶镶白旗。乾隆二十年(1755),从宁夏将军和起驻巴里坤,因功赐号巴图鲁。后两年,从副都统额尔登额攻博罗齐时,英勇战死。

  • 降喀四措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的俗称。一作“夏尼玛三部”、“门尼玛三部”、“达旺四周四措”。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按地域区划的四措为:夏日措、拉乌措、色如措和勺羌夏乌措。四措范围地处管理门隅政教事务的※降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