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都路

中都路

金代地方行政建置。贞元元年(1153)以燕京路改置,治所在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辖有大兴府和平州、雄州、保州三节度使州及通州、蓟州、易州、涿州、顺州、滦州、霸州、安州、遂州、安肃州等十刺史州。府、州共辖大兴、宛平、安次、漷阴、永清、宝坻、香河、昌平、武清、良乡、潞、三河、渔阳、遵化、丰润、玉田、平峪、易、涞水、范阳、固安、新城、定兴、奉先、温阳、密云、卢龙、抚宁、海山、迁安、昌黎、义丰、石城、马城、乐亭、归信、容城、保定、益津、文安、大城、信安、清苑、满城、渥城、葛城、高阳、遂城、安肃等49县。约当今天津市及河北大城、文安、高阳、清苑、满城诸县以北,内长城以南,抚宁、昌黎二县以西以及紫荆关以东一带。全路共有840631户。蒙古成吉思汗十年(1215),复名燕京路。

猜你喜欢

  • 贺拔允

    487—534北魏末期大臣。本名阿鞠泥或阿泥。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县)人。敕勒(高车)贺拔氏(后改何氏),一说为鲜卑人。祖贺拔尔逗(尔头),镇防北境,遂定居武川。武川军主贺拔度拔子。善骑射,有胆略。正光

  • 早可

    ?—1746清代云南泸水各族反清首领。阿昌族。泸水人。原为江外阿昌头人。乾隆十一年(1746),泸水秤戛寨傈僳族弄更扒等不堪永昌府官吏和泸水六库白族段姓土司的压迫剥削,聚众起义。他闻讯,率众响应,配合

  • 亥年新法

    西夏文法典。编著者佚名,西夏政府颁行。西夏晚期在原法典基础上修订而成,颁于西夏神宗光定乙亥年(1215)。手写本,残,蝴蝶装,页面20×13厘米左右。存第二、三、四、十二、十六、十七等卷,计159面。

  • 蓝翎

    清代官员的冠饰。以鹖鸟羽毛制作,插于冠后,蓝色,故称。原定,五品以上官酌情赏戴花翎,六品以下即赏戴无眼蓝翎,以示辨别。侍卫中蓝翎侍卫、銮仪卫中满洲整仪尉、六品苑丞、前锋校、护军校等,例戴蓝翎。初用以赏

  • 元勰

    ?—508北魏宗室。字彦和。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子,孝文帝※元宏弟。史称其“博综经学,雅好属文”。太和九年(485),封始平王,加侍中、征西大将军。孝文帝革创,诏解侍中、将军,拜光禄大夫

  • 哈喇塔勒

    清代新疆地名。见《西域图志》。《西域水道记》作喀喇塔拉。或作哈拉塔拉。为巴尔喀什湖南面荒漠地带东南的重要居民点。即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卡拉塔勒。

  • 达赖岱青

    参见“策旺拉布坦”(2237页)。

  • 树哈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改作舒尔哈卫,并说清代有舒尔哈河,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南,入噶哈哩河。

  • 元显宗

    见“甘麻剌”(428页)。

  • 慕容德

    336—405十六国时期南燕建立者。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前燕国君※慕容皝少子。后燕国君※慕容垂弟。前燕慕容时,封梁公,历任幽州刺史、左卫将军,慕容暐时,改封范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