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古孙良桢

乌古孙良桢

元朝大臣。字干卿,自号约斋。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人。福建廉访使。女真族。乌古孙氏。乌古孙泽子。智颖好读书。英宗至治二年(1322),荫补江阴州(今江苏江阴县)判官,调婺州武义县尹,有惠政。历漳州路推官、延平判官、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劾罢辽阳行省左丞相达识帖睦迩,御史中丞胡居祐。起为监察御史。顺帝至正四年(1344),任刑部员外郎,转御史台都事。翌年,改中书左司都事,历任江东道肃政廉访副使、中书右司员外郎、郎中、参议中书省事,兼经筵官。十一年,拜治书侍御史、升中书参知政事。十三年,升左丞,兼大司农卿。十四年,迁淮南行省左丞,从太师脱脱镇压高邮张士诚。十七年,授大司农。翌年,升中书右丞,兼大司农。有诗文奏议若干卷,藏于家。

猜你喜欢

  • 内部

    即“桂娄部”(1802页)。

  • 卡尔梅克

    卫拉特蒙古别名。又译卡尔玛克、卡耳梅克、喀耳木克等。其含意众说纷纭,一说词根是蒙古语palim,原意指遗留在皮子上的脂肪或脂肪炼油后剩下之油渣,引申为遗留下来的人们。在中亚突厥语族历史文献及俄文档案等

  • 显州

    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附郭州(一说府治在渤海后期移卢州),领金德、常乐、永丰、鸡山、长宁5县。州治故址众说纷纭,今东北考古界力主在今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子;或说在该省敦化县敖东城;一说在桦甸县苏密城;

  • 敕连头兵豆伐可汗

    一作“敕连头兵伐可汗”,即“阿那瓌”(1206页)。

  • 松江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原名真教寺,又名云间白鹤寺。位于上海市松江县松江镇缸甏巷。创建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 (一说始建于明初)。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修,历永乐、万历、清顺治、康熙

  • 土观呼图克图一世

    见“罗藏拉卜坦”(1422页)。

  • 沙溪安抚司

    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始置于明。治所位于今湖北利川县境内。清初因明制。康熙四年(1665),黄天奇为安抚使。以子楚昌折节力学,有时名,后受命袭职。因重视发展文化教育,颇著成就。雍正十三年(1735)

  • 把林台吉

    ?—1578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称野邓台吉。因领有土默特所属把林部,故习称把林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五子。驻牧于大同阳和(今山西阳高县)塞北五百里处的歹颜那失机。隆庆五年(1571),受

  • 六合坚固大宅颂碑

    唐代壮族地区摩崖碑铭。简称《大宅颂碑》。唐韦敬辨撰。敬辨为澄州(今广西上林)首领,壮族,曾任廖州(今广西上林等地)刺史。碑完好,今存广西上林县澄太乡麒麟山麓石牛洞。刻于永淳元年(682)。碑高95厘米

  • 孝章皇帝

    见“耶律淳”(13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