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提督
清代乌鲁木齐军事长官。乾隆二十三年(1758)自巴里坤移置,驻迪化城(今乌鲁木齐),总理乌鲁木齐提标四营及玛纳斯、吉木萨、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精河、巩宁城守、喀喇巴尔噶逊营、巴里坤绿营事务。下辖中军参将1员,守备1员,千总2员,把总4员,经制外委5员,马步兵944名。光绪十一年(1885)徙喀什噶尔(今喀什),更名喀什噶尔提督。
清代乌鲁木齐军事长官。乾隆二十三年(1758)自巴里坤移置,驻迪化城(今乌鲁木齐),总理乌鲁木齐提标四营及玛纳斯、吉木萨、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精河、巩宁城守、喀喇巴尔噶逊营、巴里坤绿营事务。下辖中军参将1员,守备1员,千总2员,把总4员,经制外委5员,马步兵944名。光绪十一年(1885)徙喀什噶尔(今喀什),更名喀什噶尔提督。
清代藏传佛教高僧。亦作图布丹济默吹济加木参。藏族。为乍丫地区第六世正呼图克图。为罗布藏朗结转世。持有清廷敕封“讲习黄教诺门罕印”,坐镇乍丫寺。道光八年(1828),进藏学经,由乍丫百姓摊银供养。 十三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主要分布在今甘肃省肃南县明花区的莲花、前滩、大河区水关乡的西岔河等地,操西部裕固语。共有7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呼郎嘎特(或称霍尔勒、汉姓贺)、托鄂什(汉姓妥)、钟鄂勒(汉
中国古代王朝名。蒙古族乞颜、孛儿只斤氏贵族所建。金泰和六年(1206),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领兵南下、西征,开疆拓土。灭西辽、西夏,征服金朝大半领土。成吉思汗死后,汗位继传窝阔台(太宗)、贵由(定
清代蒙医学家。19世纪达来王旗人。以藏文著《蒙医药选编》(藏文名《扎兑宁诺尔》),以“扎兑”著称于世。全书121章,共464页,以临证各科为主,论及蒙医基础理论、药物、术疗等内容。以专章论述饮食疗法,
民国时期新疆少数民族军官。泛突厥主义者,柯尔克孜族。新疆喀什人。1933年2月被喀什行政长马绍武招募入伍,任柯尔克孜族营营长。同年5月,与泛突厥主义者铁木尔联合,进攻喀什回城(即疏附城)。不久又与铁木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境。牧地在河套北岸,噶札尔山之南。东界茂明安及归化城土默特,西及南接鄂尔多斯,北邻喀尔喀后翼旗。元属大同路,明入蒙古。天聪七年(1633),成吉思汗弟哈撒儿
氐族的一支。出自汉武都白马氐之后。原居武都(治今甘肃西和县南),后迁陇右略阳(治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十六国时,其豪帅吕氏于姑臧(今甘肃武威)建立※后凉,历4主,凡18年。
见“天复”(217页)。
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明洪武二年(1369)置,以张义保为知州。清顺治四年(1647),知州张汉卿归附后,因明制,仍授原职。雍正五年(1727),以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知州张汉儒被迫纳土,辖地被并入
557—628隋末唐初大臣。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徙居昌黎(今辽宁朝阳),后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擢左武卫将军。大业九年(613),与宇文述共破礼部尚书杨玄感叛军,以功迁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