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亨布依戏
布依族传统戏剧之一。因创始于贵州册亨而得名。流行于黔南、黔西南布依族民间。相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广西田林人到册亨教人学唱北路壮戏,其后,人们结合当地布依族特点而创造出此剧种。演员穿布依族传统服饰,用※勒尤、※姊妹箫等乐器伴奏,用布依语演唱。角色分小生、武生、文生、花旦、老旦和小丑等。帝王相将走大步,小生、文生走慢步,武生走快步,花旦、老旦走细步等等。全部角色由男演员扮饰,妇女不参加演出。传统剧目有《穷姑爷》、《弄假成真》、《金月亮》及汉族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布依族传统戏剧之一。因创始于贵州册亨而得名。流行于黔南、黔西南布依族民间。相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广西田林人到册亨教人学唱北路壮戏,其后,人们结合当地布依族特点而创造出此剧种。演员穿布依族传统服饰,用※勒尤、※姊妹箫等乐器伴奏,用布依语演唱。角色分小生、武生、文生、花旦、老旦和小丑等。帝王相将走大步,小生、文生走慢步,武生走快步,花旦、老旦走细步等等。全部角色由男演员扮饰,妇女不参加演出。传统剧目有《穷姑爷》、《弄假成真》、《金月亮》及汉族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即“食不兀勒札儿”(1706页)。
即“俱战提”(1888页)。
见“宣简皇后”(1747页)。
?—1900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伊克明安氏。咸丰三年(1853),由笔帖式随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督师天津。六年(1856),补护军校。同治元年(1862),奖委护军参领,随江宁将军富明阿出师江、皖。
又称西夏贺兰山佛祖院藏,简称西夏藏。大藏经名。为汉文大藏经之一种。在西夏贺兰山佛祖院印刷。西安市文物局藏汉文《大方广佛华严经》、陕西省图书馆藏汉文《佛说摩尼罗亶经》和日本天理图书馆所藏汉文《高僧传》残
?—1788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又译色提卜阿勒氐、色提巴勒氐。乌什人。拜城伯克齐里克(齐)子。父死,嗣位,为准噶尔贵族胁徙伊犁。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定伊犁,请内附。阿睦尔撒纳叛乱后,徙居巴里
清代西藏喇嘛噶伦。藏族。乾隆四十三年(1778),任商卓特巴,为其师萨玛第巴克什立传。五十六年(1791),授札萨克喇嘛印,经达赖喇嘛提名,被任命为噶伦,陪同清廷官员查抄羊八井沙玛尔巴红帽派寺院。五十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小峡贝子旗或哈尔格贝子旗。康熙五十五年(1716),准噶尔部台吉卓哩克图和硕齐孙阿喇布坦率众附清,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二佐领半。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
?—约1548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平头(今松桃西南)人。苗族。嘉靖十九年(1540),铜仁等地遭旱灾,粮食欠收,官吏逼征粮款甚急,激起苗民不满。遂与镇徹(今湖南凤凰县境内)苗族首领※龙桑科率腊
见“洛桑曲称嘉措”(17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