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玛·却英多吉

噶玛·却英多吉

1604—1674

明末清初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十世活佛。藏族。生于青海古洛地方。万历三十八年(1610),被迎入粗朴寺。次年,举行戴冠典礼,随巴卧祖拉嘉措学经。曾应邀访问拉萨,主持修建噶举派大师像。三十九年(1611)及四十六至四十七年(1618—1619),两次遣使向明帝朝贡。四十二年(1614)及天启元年(1621),两次到蒙古地区传教,万历四十六年※藏巴汗·彭措南杰建立控制西藏地方政权后,曾表示承认该政权。崇祯十五年(1642),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进兵西藏消灭藏巴汗,格鲁派(黄教)得势,遂感处境困难。清顺治元年(1644)前后,因噶尔巴反固始汗,涉嫌参预其事,乃避居不丹,后逃至云南隐居丽江木土司家(纳西族),十年(1653),顺治帝派人召其至京,因故未能应召,曾向顺治帝上表文。十六年(1659),派使者朝贡,十七年,顺治帝赐予印纹。康熙二年(1663),由丽江返藏回粗朴寺,曾亲至拉萨向五世达赖谋求和解。十三年(1674),于粗朴寺圆寂。

猜你喜欢

  • 刑未央

    西汉时匈奴王。虚闾权渠单于(前68—前60年在位)时,为郝宿王,执掌重权。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虚闾权渠单于死后,使人召诸王来会,但未至,单于妻颛渠阏氏与其弟左大且渠(官名)都隆奇共谋立右贤王屠耆

  • 虎思

    即“虎斯”(1384页)。

  • 失郎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硕隆山卫,并说清代硕隆山在呼伦布裕尔(今海拉尔市)东250里。

  • 大逻便

    见“阿波可汗”(1226页)。

  • 毕拉尔千

    见“毕拉尔”(756页)。

  • 罗卜藏车凌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一译罗卜藏策楞。博尔济吉特氏。※昆都伦乌巴什四世孙。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妹夫(一说姐夫)。初隶准噶尔。雍正九年(1731),因不满噶尔丹策零统治,与避居准噶尔之青海罗卜藏丹津

  • 拜都拉大寺

    伊犁清真寺名。又称买德里斯寺。乾隆五十五年(1790)建。同治四年(1865)扩修。旧有房院1处34间,能容1500人作礼拜。附有经文学校和宗教法庭。此外尚有铺面30间,房屋31间,为伊犁地区维吾尔族

  • 番子佐领

    清代以四川大小金川藏族迁京之人编设的佐领。乾隆四十一年(1776),新来男妇189人,连同以前居京旧人39名,合计228名,初编一佐领,入内务府三旗正白旗。以此项人丁原属土司所辖,无辨文字者,拟以内务

  • 穷则

    藏语音译。又作群则。意为“作佛事者”。多为贵族僧侣,是靠向寺院及大堪布等发放布施而取得寺内免差特权者,分错钦(主佛殿)、扎仓及康村三个等级,依布施多少而定。

  • 建德力城

    见“坎城”(9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