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恒乍绷起义

恒乍绷起义

清嘉庆年间傈僳族抗清斗争。又称维西起义。嘉庆六年(1801),云南丽江府维西(今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地区发生灾荒,傈僳族农民向康普、古刹二寨土司借粮度荒。土司等不但拒借,反诬傈僳族领袖沙尼(巫师)恒乍绷为“称王造反”,并逮捕了大批群众,遂激起以恒乍绷、腊者布等人为首的起义。初,起义仍限于借粮、银、牲畜等,及遭土司与清军镇压,乃发展为武装攻占康普等地,并提出“借粮抗官”、“分种土地”等口号。附近怒、汉、纳西、白等族农民纷纷参加,队伍迅速壮大,拥众4000余人。义军攻占维西厅城,并在澜沧江上游江东地区坚持斗争,队伍发展至万余人。清廷派云贵总督觉罗琅玕等率重兵前往,并勾结当地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清军在维西东至丽江、剑川,南至兰坪,北至阿敦子,西至澜沧江外的纵横千余里之间,遭到义军的节节抵抗,损失甚重。翌年四月,义军带兵大总管腊者布牺牲。九月,江东地区形势逆转。恒乍绷在傈僳族别的扒、乌恒布协助下继续率义军在澜沧江东西两岸迂回开展斗争。嘉庆八年(1803)九月二十日,恒乍绷被俘牺牲,十月起义失败。起义被镇压后,清廷为避免再激起民变,被迫查办维西厅守备等污吏,并明令免去维西土司对各族人民的一些封建特权,减免云南三十余府、厅、州、县的三年赋税。

猜你喜欢

  • 贺宗哲

    元末将领。元河南王※扩廓帖木儿(王保保)部将,官平章,后升总制。在元末的内外战乱中,跟随扩廓帖木儿活动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并参加镇压红巾军。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368),元亡明兴,

  • 汶川县志

    书名。1944年祝世德撰。凡七卷:一疆域、建置、城邑、山川;二职官、乡里;三赋税、役法、学校;四交通;五祀典、风土;六选举、孝义、瓦寺土司;七古迹、艺文、瓦寺土司及风土。所载羌族资料,颇为珍贵。此前有

  • 见“隆舜”(2136页)。

  • 白俚俾

    ?—1516明代湖广容美土豪。又作百里俾。土家族。容美(今湖北鹤峰县)宣抚使田秀庶长子。因受父歧视被逐,不能袭职,怀恨。明正德十一年(1516),趁父外出巡边,暗结父之左右为心腹,杀异母弟田世宗、田世

  • 莫多娄贷文

    ?—538东魏将领。太安狄那人。鲜卑莫多娄氏(莫氏)。北魏普泰元年(531),随高欢起兵。后为伏波将军、武贲中郎、虞侯大都督。从击尔朱兆于广阿,以功加前将军,封石城县子。又随破尔朱氏于韩陵,进爵为侯。

  • 黄乾曜

    ? —759唐代僚人起义首领。西原州(今广西左、右江一带)黄峒人。时称僚人(为壮族先民)。对地方官府横征暴敛,“侵诈系缚”极为不满,与真崇郁等于至德元年(756)在黄峒一带聚众起义,陆州、武阳、朱兰等

  • 章嘉呼图克图五世

    见“罗藏丹森讲索”(1424页)。

  • 移剌瑗

    ?—1234金朝大臣。本名粘合,亦作粘何,字迁玉。契丹族。移剌氏。世袭契丹猛安。宣宗兴定三年(1219),与元帅内族完颜承裔领兵攻宋,累迁邓州(今河南邓县)节度使,兼行枢密院事。哀宗天兴二年(1233

  • 主首

    金、元村社吏役。金代农村中乡置里正,村设主首。300户以上村社设4人,200户以上设3人,50户以上设2人,50户以下设1人,协助里正禁察非法之事。元代农村一般分置乡、都二级,乡设里正,都设主首,负责

  • 赵琦

    1341—1393明朝将领。甘肃临洮人。吐蕃族。字仲玉,小名脱儿,乡人呼其为赵脱儿,蒙古名脱脱帖木儿。金元时吐蕃名宦赵阿哥昌八世孙,元同知临洮府事赵华严禄子。元末,累官荣禄大夫、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