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曹廷杰

曹廷杰

1850—1926

近代东北民族史地学家。字彝卿。湖北枝江人。汉族。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廪贡生考入北京国史馆,任汉誊录。光绪九年(1883),投吉林将军,被派往三姓靖边军后路营中,办理边务文案。在任期间,曾于十一年五月,奉命往黑龙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了解沙俄的侵略准备活动,历时129天,行程16000余里。十五年至二十年,先后任山西和顺、宁武知县等职。二十一年奉调返东北,历任吉林边务文案总理、呼兰木税总局总理、吉林知府、吉林劝业道道员、代理蒙务处协理等。民国八年(1919),由吉林迁居奉天(今沈阳市),后返归原籍。1926年夏,再返东北途经上海病故,时年77。一生历仕风雨飘摇中的清朝,面对沙俄等列强的侵略,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思想激进,主张抗击。为配合抗御沙俄侵略斗争,自光绪十年起,利用“公余暇日”,积极投入了对东北边疆史地和民族史的研究,学术成就巨大,著有《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3书。前书偏重历史文献的搜集研究,后书汇集了他有关东北古地理、考古、民族等方面的学术札记,《西伯利东偏纪要》着重于对黑龙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现实民族、社会经济等问题的调查研究。3书问世后,受到中外学者高度评价,或称他为东北史学者中的“后起之劲”,或说他是“精通吉林掌故方面首屈一指的史学家”,日本岛田好认为他对奴儿干永宁寺碑文的拓取与研究,是“震惊当时学术界”的一大贡献。甲午战争失败后,他转向注意国内多变的政治局势,反映出他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一面:极力诋毁维新变法,咒骂义和团运动,歪曲辛亥革命,鼓吹帝制等。他的主要文稿,今已汇集为《曹廷杰集》上下两册出版(丛佩远、赵鸣岐编,中华书局1985年)。

猜你喜欢

  • 团隐

    见“耶律隆先”(1320页)。

  • 盛德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智兴年号。1176—1180,凡5年。

  • 平茶洞长官司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洪武八年(1375),以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改置,隶酉阳宣抚司(后改“酉阳宣慰司”)。二十七年(1394),署长官、宋代杨业后裔杨再胜谋杀兄子杨正贤等,明帝令逮再胜,诛之,使正贤

  • 藏语音译,意为“翼”。唐代吐蕃军政建制。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仿唐朝府兵制创立,为军政合一的机构,掌管辖区内军政事务。各如有固定辖区、人口、军队。时吐蕃分为“五如”:伍如、约如、叶如、如拉、苏毗如,前四者

  • 钦定西藏善后章程

    清政府管理西藏地方政务的若干规定。乾隆十五年(1750),清朝平定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之后,鉴于乱事起于噶伦等大员权责向无明文规定,以致各自引用私人,朋比为奸,擅权滋事,故授权七世达赖喇嘛,针对噶伦官员职

  • 见“叟”(1703页)。

  • 教练使

    官名。西夏置,军职,李元昊建国初于12监军司内设之,党项与汉人均可出任。

  • 源子雍

    488—527北魏大臣。一作源子邕。字灵和。先世为河西鲜卑秃发氏。※源贺孙。少好文雅,笃志于学。初为秘书郎,迁太子舍人、凉州中正。延昌四年(515),孝明帝元诩继位后,转奉车都尉,迁司徒属,历任太中大

  • 阿速江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阿苏江卫。永乐四年(1406)二月,与塔鲁木等3卫同时设立。其地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中游宁安县一带。南连毛怜、建州等卫。宣德八年(1433),结杨木答兀,杀建州左卫指挥

  • 裴岑纪功碑

    东汉碑刻。俗称“镇海碑”。顺帝永和年间(136—141)裴岑立。碑高4.3尺,宽1.8尺,镌刻文字6行,每行10字,隶书,兼有篆体韵味。内容记述作者率领敦煌郡兵在蒲类海击败匈奴呼衍王事。碑原立于巴里坤